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


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


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

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
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
野烟荒草路。

见说岷峨千古雪,都作岷峨山上石。
君家右史老泉公,千金费尽勤收拾。
一堂真石室。

万里康成西走蜀,药市船归书满屋。
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简雠天禄?好之宁有足。
请看良贾藏金玉。

山下千林花太俗,山上一枝看不足。


春风正在此花边,菖蒲自蘸清溪绿。


与花同草木,问谁风雨飘零速。

舟楫诸侯饯,车舆使者归。


山花相映发,水鸟自孤飞。


春日垂霜鬓,天隅把绣衣。

别岸扁舟三两只。
葭苇萧萧风淅淅。
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

洛桥风暖细翻衣,春引仙官去玉墀。


独鹤初冲太虚日,九牛新落一毛时。


行开教化期君是,卧病神祇祷我知。

仙署棣华春,当时已绝伦。


今朝丹阙下,更入白眉人。


重振高阳族,分居要路津。

梁溪归自镜湖天,笔卷湖光入大篇。


倾出锦囊和雨湿,炯如柘弹走盘圆。


许分句法何曾付,自笑芜辞敢浪传。

星象南宫远,风流上客稀。


九重思晓奏,万里见春归。


棹发空江响,城孤落日晖。

往来无尽目,离别要逢春。


海内罹多事,天涯见近臣。


芳时万里客,乡路独归人。

声转辘轳闻露井。
晓引银瓶牵素绠。
西园人语夜来风,丛英飘坠红成径。

鶗鴂声中春已尽。
蜀国海棠犹有韵。
已将淡粉换龙涎,渐看绣缬成香晕。

秋尽汀洲苹未歇。
掩映荻花相向折。
一枝好赠朝天人,还如鳷鹊楼前雪。

紫燕成雏辞旧宇,红日满庭鸡唱午。
披襟起溯北窗风,绿杨叶底闻莺语。
故人音信阻,白蘋吹尽沧江雨。

明主重文谏,才臣出江东。


束书辞东山,改服临北风。


万里望皇邑,九重当曙空。

最是一人称好处。
昨日小春留得住。
梅花信信望东风,须待公归香满路。

天地初分何处寄。
父母无生名甚字。
须将这个要分明,推穷此理宁论是。

朱户绿窗深窈窕。
闪闪华旗红干小。
相逢斜柳绊轻舟,渚香不断蘋花老。

云表金茎珠璀璨。
当日投怀惊玉燕。
文章议论压西廱,风流姓字翔东观。

五月人间挥汗雨。
离恨一襟何处去。
双溪楼下碧千寻,双溪楼上匏尊举。

不道春光消不得,风风雨雨落红积。
馀芳一片尚嫣然,倡条冶叶谁相识。
幽情还自惜,向他时,断虹残雨,留取韶华迹。

诏书前日下丹霄,头戴儒冠脱皂貂。


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


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

昔年专席奉清朝,今日持书即旧僚。


珠履会中箫管思,白云归处帝乡遥。


巴江暮雨连三峡,剑壁危梁上九霄。

西归累岁却朝天,添得囊中六百篇。


垂棘连城三倍价,夜光明月十分圆。


竞夸凤沼诗仙样,当有鸡林贾客传。

家在芙蓉江畔住。
两桨沙棠桃叶渡。
天风吹我北溟来,芒羊一望无穷处。

香案当衙拜凤书,使君旌节下姑苏。


宾朋唱和诗千首,耆幼扶携酒百壶。


野树遮藏过建业,乱山迎送出江都。

业尽神生光一簇。
颐养长生真面目。
心目还似月当天,神清有若风摇竹。

无限神光常围簇。
瑞霭祥云盈满目。
青鸾赤凤舞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