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井地以养民,整整若棋画。


初无甚贫富,家有五亩宅。


哀哉古益远,祸始开阡陌。

在昔祖宗时,风俗极粹美。


人材兼南北,议论忘彼此。


谁令各植党,更仆而迭起。

王师宿梁益,行台护诸将。


腐儒忝辟书,万里至渭上。


旌旗照关路,风雪暗戎帐。

高皇昔中兴,风雨躬沐栉。


一士未尝遗,万里皆驰驲。


廉听辟言路,虚怀询得失。

家世本无年,甲子近一周。


小子独何幸,七十今平头。


往者收朝迹,亟欲求归休。

江左谢太傅,高卧颇自喜。


东山岂不佳,惜也终一起。


阿坚偶自败,元子亦适死。

士生始志学,固为圣人徒。


人人可稷卨,世世皆唐虞。


仰事与俯育,治道无绝殊。

我壮已早衰,晨镜每惆怅。


药物姑自持,耆老曷敢望。


造物有乘除,贫悴博无恙。

我家释耒起,远自东封前。


诗书守素业,蝉联二百年。


长老日零落,念之心惕然。

昨暮送客归,短棹过鲁墟。


故庐有遗趾,青山绕墙隅。


桑竹虽郁然,旧植已无馀。

衰疾来无已,流年过若驰。


家贫食易美,身老梦常悲。


草长增蛙怒,花空失蝶期。

试笔书盈纸,烹茶睡解围。


新蔬供冷面,熟练制单衣。


雏燕飞初稳,残花见渐稀。

孝友平生事,守廉天下难。


居官一日俸,阖室几人餐。


病骨何妨瘦,吟肩不肯寒。

才智人难及,上官能用贤。


梅仙无一事,莲幕坐三年。


政誉倾千里,归途仰二天。

湖头准拟赏新晴,雨过风号万马声。


宋玉未夸巫峡梦,杜陵翻作渼陂行。

读书听雨过三更,定是明朝又不晴。


就枕未鼾饥鼠出,掀书舐砚上灯檠。

青梅未了已朱樱,春尽曾无十日晴。


稍欲出城问蚕麦,生愁城外杜鹃声。

今年草草过清明,春莫曾无十日晴。


担上牡丹犹许见,城中浑不识莺声。

小楼欲下怕泥行,春半曾无十日晴。


老眼看花如隔雾,只消卧听卖花声。

注籍常通神虎门,书生恩遇本无论。
鬼神语秘惊前席,挽辂谋工拾后尘。
空折角,笑埋轮,寓言秦鹿底翻新。
消尽机心独保真,无情云外合相亲。
安心丈六奇礓石,不是山间射虎人。
阴森行尽古榕林,别有幽奇路可寻。
渔舍傍溪人不见,弄晴水鸟自浮沉。
从我登山未觉疏,应将得失日乘除。
喜添桐叶千篇咏,顾减茅堂一卷书。
凤去丹山久不归,昔年宁此览朝晖。
紫庭正带黄绅望,曷日重将九子飞。
浓淡峰峦低复高,林深依约见汀桥。
风流公子图纨扇,咫尺须论万里遥。
竹好祗生君子国,松高不受大夫名。
两郎风韵都相似,结作东南四友生。
暝霭昕霞景变移,烟云竹树眇参差。
软红尘里何因有,迁谪江湖却恨迟。
结宇南溪领老潜,东亭复构半空檐。
书棋文义惭朱异,独向云山号不廉。
浑浑泉源泻一溪,碧涟方沼烛须眉。
便须牵率诸君贺,却向山中得凤池。
凤凰山色凤凰泉,山下泉边有隐仙。
同是荒榛埋没久,一朝题目万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