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似与孙郎有宿期,共穿紫翠探幽奇。


水帘喷雪非常爽,火伞张空了不知。


蒙衲僧宁非惠远,结茅人莫是凝之。

回首宣南足怅嗟,远书吞咽话虫沙。


一方各对眉新月,何日重寻掌故花。


秋菊春兰应有种,杜鹃丁鹤已无家。

绀油幕见黄金钩,贝玑磊落澄不流。


纷纷媚影动波上,的的远势横沙头。


前山渐昏渔唱息,唯有疏苇吟穷秋。

绮陌将收五夜灯,后堂锁到第三层。
画檐残烛,细雨恐难胜。


歌板敲愁飞火凤,枕函贮梦结红冰。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昔公在洛师,未尝弃嘉节。


今宵秋半分,空羡西园月。


天色湛澄清,风声冷骚屑。

经岁侍佳节,无如阴霭何。


果然时雨足,安用月华多。


未免银缸进,空闻玉漏过。

雨多秋草盛,浓绿拥寒阶。


吾庐奥且曲,退缩如晴蜗。


小园已自隘,欲往泥沾鞋。

穷秋直省舍,大雨吁可畏。


九河翻层空,入夜愈恣睢。


置床东壁根,时有涂塈坠。

故人音信绝,对月动相思。


清露滴红叶,此怀当告谁。


秋风广陵郭,正是望涛时。

春风正豪怒,夜雪复飘扬。


勿使羁愁乱,自知清兴长。


帘疏声淅沥,灯冷晕微茫。

大火已西落,温风犹袭人。


留连惜纨扇,散诞脱纱巾。


蟾影夜色浅,蛩声秋意新。

菊蕊如排粟,青青见叶心。


未尝窥白日,何以散黄金。


攲侧疏篱短,绵延蔓草深。

怅望中秋月,于今已上弦。


明生圭样小,影露桂花偏。


幽思邈难致,浮云去不还。

夜色槐阴重,雨声官舍寒。


野农安敢问,环堵未能完。


尽日流云度,何时大块乾。

澹薄春云散,低昂北斗横。


微分汉津雁,静识建章更。


浊酒怜虚爵,高文忆友生。

雾净金波溢,天开碧幕空。


夜寒虽料峭,春意自冲融。


熠熠枝上露,翛翛竹杪风。

叠瓦浮轻雪,参差粉画难。


苦欺初变柳,故压未生兰。


夜色微分白,春容不受寒。

夜寒欺老人,展转睡不足。


长年怕为客,况此空斋宿。


嗈嗈度云雁,瑟瑟受霜竹。

江乡节候异中州,十月狂雷震未休。


二年到耳同常事,一夜雨声如蚤秋。


想见麦畦添宿润,更欣蔬甲长新柔。

明月不常值,中秋能暂新。


谁言一堂上,相与异州人。


适意苦难得,举杯宁厌频。

葛巾脱去鬓如杉,又草朝贤牍几缄。


竹里乍香新茗碗,榻间犹藉旧荷衫。


空窗月色霜流地,半夜桐声水绕岩。

节近登高忽叹嗟,经年憔悴别京华。


贰车何处搔蓬鬓,九日山州见菊花。


梦里荣衰安足道,眼前杯酒且须赊。

天街争唱《落梅》歌,绛阙珠灯万树罗。


莫笑游人来看晚,春风还似昨宵多。

同住西山下。
是天地中间,爱酒能诗之社。
船向少陵佳处放,尘世必无知者。

天寒地冻正霜宵,被冷风号入帐骄。


贳屋再经飘瓦尽,破炉重补买薪烧。


老牛脊坏堪驮鸟,小犊书来尚滞辽。

秋意关心切,蟾光见面难。


欲成邀月饮,颇恨与谁看。


天近瞻银阙,云空见玉盘。

月欲离沧海,云犹暗夕楼。


天教双病眼,重看后中秋。


玉色依然在,霜华只自羞。

秋日忽复翳,暮色横陂陁。


黯黯窗户暗,森森修竹多。


我懒不点灯,枯藤与婆娑。

少年邀月伴清樽,老去空馀满袖尘。


多谢蟾光深有意,尚来同我作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