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空舍封书箧,多年饱蠹鱼。


还家贫不死,读尽旧藏书。

贫知藜糁美,渴爱粟浆酸。


食少从奴去,人稀苦屋宽。

舂谷灌园蔬,日长闲有馀。


何妨忍挥汗,合药施乡闾。

旧好疏毛颖,新知得曲生。


幽居无一事,枕臂听松声。

衰病时时作,闲愁日日生。


寒添沽酒兴,困喜硙茶声。


琴废还重理,诗成更细评。

日用无渊奥,其中妙理存。


但能明物性,不必学玄门。


尽力扶元气,精思去病根。

一裘良已暖,半菽可无饥。


养气戒多语,端居如有思。


私心须自胜,己过遣谁知。

左右数书册,朝夕一草堂。


家贫自能俭,病愈不求方。


盛馔豚肩美,常庖笋茁香。

圆融无际大无馀,即此身心是太虚。

不向用时勤猛省,却于何处味真腴。

寻常应对尤须谨,造次施为更莫疏。

年年佳节歌式微,秋浦片帆还欲飞。


万里蜀魂思远道,九歌楚调送将归。


杯中山影分秋色,木末江光借夕晖。

浮生四十九俱非,楼上行藏与愿违。


纵有百年今过半,别无三策但当归。


定中久已安心竟,饱外何须食肉飞。

伯鸾德耀贤夫妇,见说宜家。
见说宜家。
庭砌森森长玉华。

鬓雪今千缕。
更休休、痴心呆望,故人明主。
晚学瞿聃无所得,不解飞升灭度。

年来隐计自为长,簪笏何如书满堂。


入眼晴云占岁气,照门春日动江光。


传椒老子腾腾醉,骑竹儿童故故狂。

晴野下田收。
照影寒江落雁洲。
禅榻茶炉深闭阁,飕飕。

渊明谢督邮,犹有金石交。


故人笃古谊,未随霜叶雕。


把菊东篱下,气与南山高。

穷山岂有节,疲氓不聊生。


比户迫冻馁,九日存空名。


旦视觜参中,斗极南北明。

清晨视园树,槁叶脱梧槚。


邻家馈彘肉,里巷作秋社。


报赛有故常,民俗其敢罢。

那因增灶恼行窝,杖底阳春信手过。


燕客始知燃桂易,牛山宁假负薪多。


非时解熟熊蹯火,不断能翻蟹眼波。

问讯江南客。
怕秋崖、苔荒诗屋,云侵山屐。
留得钓竿西日手,梦落鸥傍鹭侧。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


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


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

一雨五日馀,南州三伏凉。


唤客近方沼,笑谭引杯长。


相将复登楼,月色在屋梁。

新篘压两壶,落英携满袖。
我非陶长官,庐山还九九。
椒觞柏酒对春筵,楼雪宫云倚曙天。
后饮屠苏惊老大,骤看花蕊笑新妍。
青山近郭浮烟迥,碧树笼街淑景圆。
晴日乱云收。
人在蘋香柳恽洲。
溪上清风楼上醉,飕飕。
不尽奔涛去。
剩此闲、萦回几曲,白沙清渚。
王浚楼船今谁是,佳节偏夸竞渡。
翊戴南阳第一春,驰驱北伐太原津。
天开今代风云会,运应中兴岁月新。
霖雨正宜苏大旱,清风未可作闲人。
陋屋三间草盖成,四时兰菊荐芳馨。
但知后圃多栽橘,何必阳山独采苓。
破睡雪花茶满碗,慰怀春色酒盈瓶。
经史何须万卷开,书多方朔反诙谐。
能言正恐迷难出,绝学方知进有阶。
角逐英雄都扫地,留传功业谩磨崖。
瓜满前畴菜满畦,赤松屋北寺居西。
不村不郭常安稳,非律非禅自整齐。
静见游鱼潭底乐,任从幽鸟叶间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