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阳狂跌宕送年华,信步来寻野老家。


浅濑水清逢立鹭,横林叶尽数栖鸦。


书生一饱依耕耒,壮士孤愁入戍笳。

五门路,四月乳鸦啼绿树。
闲游但喜日初长,薄暑始知春已去。


楼头风高舞双旗,画角声中日还暮。

老马骨巉然,虺尵不受鞭。


行人争晚渡,归鸟破秋烟。


湖海凄凉地,风霜摇落天。

堂静僧闲普请疏,炉红毡暖放参馀。


莲花池上容投社,椰子身中悔著书。


茶试赵坡如泼乳,芋来犀浦可专车。

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日暮人归尽,沙禽上钓舟。

妍暖聊随马首东,春衫犹未著方空。


烟霞送色归瑶水,山木分香绕阆风。


壮发已输尘外绿,衰颜漫到酒边红。

人骑一马钝如蛙,行向城东小隐家。


道上风埃迷皂白,堂前水竹湛清华。


春归河曲定寒食,公到江南应削瓜。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


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风炉。


顶上巢新鹊,衣中带旧珠。

常州曾作两年住,一别重来十年许。


岸头杨柳记得无,总是行春系船处。


自笑恍如丁令威,老怀成喜亦成悲。

看山妙处几曾知,落照斜明始觉奇。


皱尽衣裳纹欲裂,争先头角远相追。


松梢别放六峰出,江底倒将千嶂垂。

仆夫已倦路犹赊,脚底殊劳眼底佳。


绿锦堆中半团雪,千枫拥出一桐花。

数峰残日紫将销,一片新秧绿未交。


道是今年春水小,涨痕也到岸花梢。

恰恰元宵雨脚垂,天风为我扫除之。


怪来平地寒如许,雪满远峰人未知。

日色全无热,秋凉不似初。


行人惊翡翠,掠水度芙蕖。


平野一回顾,远山千有馀。

我居在城府,再至俄二年。


岂无山水心,可奈簿领缠。


今晨偶乘兴,适此宾从贤。

鹦鹅湾头秋水,鲇鱼关外西风。
崇山峻岭几多重。
归路斜阳相送。

酾水投过日,佳思生襟裳。


缅怀江上笛,相游共胡床。


星月弄疏明,草木来远香。

君不见少陵翁,昔时亦厌在泥滓,青鞋布袜翁自喜。


上关流水入城来,青蘋之末风未已。
驾言出游我无酒,张侯为致尊中旨。

浮花浪蕊信东西,何许寻芳去自迟。


流景不须惊石火,寸田应已长琼枝。


想君清兴聊堪发,遣我忧心久欲夷。

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


据鞍衰意尽,倚槛艳歌留。


海月开金鉴,河冰卧玉虬。

去年看花在城郭,今年看花向村落。


花开依旧自芳菲,客思居然成寂寞。


乱后城南花已空,废园门锁鸟声中。

望山几欲去寻幽,此日虽来不暇游。


一棹黄昏过山下,疏灯络纬满林秋。

同过溪桥日欲晡,远林残叶似栖乌。

春水何长春日短,沙鸭交眠绿莎暖。


晚过桥西不见人,野梅零落江梅断。

王谢池台两岸空,水禽争哢夕阳中。


丽华妖血流难尽,化作荷花别样红。

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日暮人归尽,沙禽上钓舟。

泊秦淮雨霁,又灯火、送归船。
正树拥云昏,星垂野阔,暝色浮天。
芦边夜潮骤起,晕波心、月影荡江圆。

白发看吾弟,儿童共昔年。


谢家偏玉树,何氏胜林泉。


病起能招客,秋深为放船。

田郎闭门著书今几卷,我欲与子数相见。
谑浪虽称青琐贤,经过罕识黄门面。


长安雨积鞍马稀,堂下苔生集秋燕。

朔云卧对寒城菊,燕月留沽晚市醪。


向客蘼芜南国远,背人鸿雁北风高。


杜陵愁极惟双泪,潘岳情多已二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