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辛夷海棠俱作尘,鲚鱼莼菜亦尝新。


一声布谷便无说,红药虽开不属春。

掠面微风吹宿酲,送春空有不胜情。


风烟老尽王孙草,时听桑间小妇声。

绿叶枝头密,青芜陌上深。


江山妨极目,天地入孤吟。


身已双蓬鬓,家惟一素琴。

季子黄金尽,安仁白发新。


无情五更雨,便送一年春。


难续西楼梦,空存北陌身。

行饭独相羊,扶藜过野塘。


晴光生蝶粉,暖律变莺吭。


麨美群儿竞,蚕饥小妇忙。

绕屋清阴合,缘堤绿草纤。


起蚕初放食,新麦已磨镰。


苦笋先调酱,青梅小蘸盐。

数间茅屋镜湖滨,万卷藏书不救贫。


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


开编喜见平生友,照水惊非曩岁人。

树阴初合苔生晕,花蕊新成蜜满脾。


莺燕各归巢哺子,蛙鱼共乐雨添池。


少年春物今如此,老病衰翁了不知。

逶迤十里平溪路,滴沥三重下漱泉。


为底时来策黎杖,春衣要试浴沂天。

莺语惊残梦,轻妆改泪容。


竹阴初月薄,江静晚烟浓。


湿觜衔泥燕,香须采蕊蜂。

芙蕖的历抽新叶,苜蓿阑干放晚花。


白下门东春已老,莫嗔杨柳可藏鸦。

无限残红著地飞,溪头烟树翠相围。


杨花独得东风意,相逐晴空去不归。

北山吹雨送残春,南涧朝来绿映人。


昨日杏花浑不见,故应随水到江滨。

春期行晼晚,春意剩芳菲。


曲水应修禊,披香未试衣。


雨花红半堕,烟树碧相依。

游丝纤弱。
谩着意绊春,春难凭托。
水暖成纹,云晴生影,双燕又窥帘幕。

柳亸莺娇花复殷,红亭绿酒送君还。


到来函谷愁中月,归去磻溪梦里山。


帘前春色应须惜,世上浮名好是闲。

花时追赏夜将朝,花过痴眠日尽高。


又与山禽争口腹,执竿挟弹守樱桃。

宿酒微醒尚小醺,似痴如病不多欣。


深深池沼轻轻雨,独倚栏干看水纹。

西郊富山水,天子驻青旗。


元气古来积,群灵咸是依。


九重阿阁外,一脉太行飞。

一翠扑人冷,空蒙溯却遥。


湖光飞阙外,宫月澹林梢。


春暮烟霞润,天和草木骄。

此地求沿革,当年本合并。


林岚陪禁近,词庙仰勋名。


水榭分还壮,云廊改更清。

警跸闻传膳,枢廷述地方。


宸游兼武备,大典在官长。


禁额如云起,仙人隔仗望。

掌故吾能说,雍乾溯以还。


禅心辟初地,小幸集汪班。


遂进群藩宴,兼怡圣母颜。

恍惚西湖路,其如怅望何。


期门瞩威武,贱士感蹉跎。


囿沼输鱼跃,峰峦羡鸟过。

扰扰奔蹄与疾轮,九街寻胜作狂人。


东风漫送朝来雨,可奈长安自古尘。

闲坊税屋远人群,晨鹊昏鸦亦厌闻。


无奈春风作多事,满庭花絮正纷纷。

怒风狂雨信悠悠,收拾春华不少留。


只有柳绵吹未尽,墙阴落泊伴人愁。

倦对飘零满径花,静闻春水闹鸣蛙。


故人何处草空碧,撩乱寸心天一涯。

淇水东流生晚波,巴人惜别动燕歌。


可怜袅袅垂杨柳,奈此迢迢别恨何。

店舍无烟野水寒,竞船人醉鼓阑珊。


石门柳绿清明市,洞口桃红上巳山。


飞絮著人春共老,片云将梦晚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