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忆观沧海过东莱,日照三山迤逦开。


桂观飞楼凌雾起,仙幢宝盖拂天来。


不闻宫漏催晨箭,但觉檐阴转古槐。

眼花错莫鬓霜匀,病马羸骖只自尘。


奉引拾遗叨侍从,思归少傅羡朱陈。


衰年壮观空惊目,险韵清诗苦斗新。

入仗魂惊愧草莱,一声清跸九门开。


晖晖日傍金舆转,习习风从玉宇来。


流落生还真一芥,周章危立近三槐。

槐街绿暗雨初匀,瑞雾香风满后尘。


清庙幸同观济济,丰年喜复接陈陈。


雍容已餍天庖赐,俯伏初尝贡茗新。

醉翁门下士,杂遝难为贤。


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昔从南方来,与翁两联翩。

吾子命世豪,术学穷无闲。


直意慕圣人,不问闵与颜。


彼昏何为者,诬构来㘖㘖。

斗粟犹惭报礼轻,敢嗟吾道独难行。

脱身负米将求志,戮力乘田岂为名。

高论几为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

离别何言邂逅同,今知相逐似云龙。


苍烟白雾千山合,绿树青天一水容。


已谢道涂多自放,将归田里更谁从。

一岁已阑人意倦,出门风物更萧然。


水摇疏树荒城路,日带浮云欲雪天。


未有诗书论进退,谩期身世托林泉。

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挟才乘气不媚柔,群儿谤伤均一口。


吾语群儿勿谤伤,岂有曾子终皇皇。

皖城终岁静如山,府掾应从到日闲。


一水碧罗裁缭绕,万峰苍玉刻孱颜。


旧游笔墨苔今老,浪走尘沙鬓已斑。

始吾居扬日,重问每见及。


云将自亲侧,万里同讲习。


子行何舒舒,吾望已汲汲。

吾少莫与何,爱我君为最。

君名高山岳,嵑乐嵩与泰。

低心收憃友,似不让尘境。

崔嵬天门山,江水绕其下。


寒渠已胶舟,欲往岂无马。


时恩缪拘缀,私养难乞假。

严严中天阁,蔼蔼层云树。


为子望江南,蔽亏无行路。


平生湖海士,心迹非无素。

老夫上下蓼花滩,每过君家辄系船。


尊酒灯前山入座,孤鸿月底水连天。


暄凉书问二千里,场屋声名三十年。

少年漂泊马光禄,末路骞腾朱会稽。


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


平生碑版无容继,此日铭诗谁为题。

衣冠双日款蓬莱,帘脱琼钩扇不开。


清晓逮惊三殿启,翠华遥自九天来。


晨光稍稍侵黄盖,瑞雾霏霏著禁槐。

万人齐仗足声匀,翠辇徐行不动尘。


夹道欢呼通老稚,从官杂遝数徐陈。


旌旗稍放龙蛇卷,旒冕初看日月新。

安舆遍西北,丹旐历江湖。


存没终无憾,哀荣两得俱。


新封崇马鬣,馀福荐浮图。

族大徽音远,年高福祚多。


生儿尽龙虎,封国裂山河。


象服惊初掩,埋文信不磨。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
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
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楚泽多年一卧龙,新春雷雨起鳞踪。


谁知天上争腾跃,偶落池中杂噞喁。


且自摧藏随浪去,何当驾驭使云从。

春浦杨花撩乱飞,春江鲚鱼来正肥。


采石新林儿女去,茭白蒲牙艇子归。


归令煮鱼不得熟,已望使君船上矶。

日暮蛛丝动,月暗萤火明。


方兹步庭户,浩然怀友生。


友生将东归,泛若赴海鲸。

屈宋出于楚,王马出于蜀。


荀杨亦二国,自接大儒躅。


各去百数年,高下非近局。

堂下一匹郑虔马,栏边两株安石榴。


但能有酒邀佳客,亦任狂花落素瓯。


侍女红裙无好色,主人白发自侵头。

前出秦淮来,船尾偶搀燕。


遽传曾子固,愿欲一相见。


顺风吹长帆,举手但慕羡。

故人子曾子,居处近金精。


福地佳山水,诗家老弟兄。


十年重会面,一笑最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