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


还认玉帘钩,天孙梳洗楼。



佳人言语好,不愿求新巧。

晓从北郭过西城,十里沙堤似席平。


澹日向人供帽影,微风傍马助鞭声。


欢情寂寂随年减,俗事纷纷逐日生。

笔阵无功汗左轮,而今老去不能军。


水边白鸟闲于我,窗外梅花疑是君。


欲向江湖行此语,可无朋友托斯文。

翰墨场中老斫轮,真能一笔扫千军。


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


箭在的中非尔力,风行水上自成文。

作者于今星样稀,凄其望古驷难追。


空桑孤竹陶元亮,玉佩琼琚杜拾遗。


自笑吟秋如懒妇,可能击鼓和冯夷。

梁溪归自镜湖天,笔卷湖光入大篇。


倾出锦囊和雨湿,炯如柘弹走盘圆。


许分句法何曾付,自笑芜辞敢浪传。

愁城不著狂诗客,径超天外华胥国。


苦海惟愁热恼人,别有月中水精域。


浣花一老已九京,何人再筑五言城。

京口瓜洲记梦间。
朱扉犹想映花关。
东风太是无情思,不许扁舟兴尽还。

怊怅离亭断彩襟。
碧云明月两关心。
几行书尾情何限,一尺裙腰瘦不禁。

鬓鸦,脸霞,屈杀将陪嫁。
规模全是大人家,不在红娘下。

笑眼偷瞧,文谈回话,真如解语花。

绯袍玉佩过长安,紫府珠庭引百官。


一代威仪非汉蕝,三成气象是周坛。


城头暝色笼轻雾,树杪新阳破早寒。

落日半山坳,掩映栗叶赤。


行客早知休,前溪多虎迹。

挂冠,弃官,偷走下连运栈。
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扬岸。
满地白云,东风吹散,却遮了一半山,严子陵钓滩,韩元帅将坛,那一个无忧患。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
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
宜酒宜诗,宜晴宜雨,销金锅、锦绣窟。

远山,近山,一片青无间。
逆流诉上乱石滩。
险似连云栈。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
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


宜酒宜诗,宜晴宜雨,销金锅锦绣窟。

山中杂书


醉余,草书,李愿盘谷序。
青山一片范宽图,怪我来何暮?鹤骨清癯,蜗壳遽庐,得安闲心自足。
蹇驴、和酒壶,风雪梅花路。

与谁,画眉,猜破风流谜。
铜驼巷里玉骢嘶,夜半归来醉,小意收拾,怪胆禁持,不识羞谁似你。


自知理亏,灯下和衣睡。

众芳残。
海棠正轻盈,绿鬓朱颜。
碎锦繁绣,更柔柯映碧,纤搊匀殷。

大车高盖徐方来,天子双日延英开。


犀靴踏玉升东陛,从臣赐对论宫市。


谏官御史如指排,捧土未能障浊水。

宿雨频飘洒。
欢喜西畴耕者。
终朝连夜。

无人敢夺在先筹,天子门边送与毬。


遥索彩箱新样锦,内人舁出马前头。

重赐弓刀内宴回,看人城外满楼台。


君臣不作多时别,收尽边旗当日来。

威容难画改频频,眉目分毫恐不真。


有诏别图书阁上,先教粉本定风神。

胡马悠悠未尽归,玉关犹隔吐蕃旗。


老臣一表求高卧,边事从今欲问谁。

四海无波乞放闲,三封手疏犯龙颜。


他时若有边尘动,不待天书自出山。

老作三公经献寿,临时犹自语差池。


私从班里来长跪,捧上金杯便合仪。

御马牵来亲自试,珠毬到处玉蹄知。


殿头宣赐连催上,未解红缨不敢骑。

催修水殿宴沂公,与别诸侯总不同。


隔月太常先习乐,金书牌纛彩云中。

相感君臣总泪流,恩深舞蹈不知休。


初从战地来无物,唯奏新添十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