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画堂雅宴。
一抹朱弦初入遍。
慢捻轻笼。

楼台向晓。
淡月低云天气好。
翠幕风微。

留春不住。
燕老莺慵无觅处。
说似残春。

年来方寸。
十日幽欢千日恨。
未会此情。

去年残腊。
曾折梅花相对插。
人面而今。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秋容老尽芙蓉院。
草上霜花匀似剪。
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
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

风帘向晓寒成阵,来报东风消息近。
试从梅蒂紫边寻,更绕柳枝柔处问。


来迟不是春无信,开晚却疑花有恨。

留春不住,恰似年光无味处。
满眼飞英,弹指东风太浅情。


筝弦未稳,学得新声难破恨。

初心已恨花期晚,别后相思长在眼。
兰衾犹有旧时香,每到梦回珠泪满。

多应不信人肠断,几夜夜寒谁共暖。

阿茸十五腰肢好,天与怀春风味早。
画眉匀脸不知愁,殢酒熏香偏称小。


东城杨柳西城草,月会花期如意少。

玉真难唱朱帘静,忆在双莲池上听。
百分蕉叶醉如泥,却向断肠声里醒。


夜凉水月铺明镜,更看娇花闲弄影。

念奴初唱离亭宴,会作离声勾别怨。
当时垂泪忆西楼,湿尽罗衣歌未遍。


难逢最是身强健,无定莫如人聚散。

小莲未解论心素,狂似钿筝弦底柱。
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


旧时家近章台住,尽日东风吹柳絮。

小颦若解愁春暮,一笑留春春也住。
晚红初减谢池花,新翠已遮琼苑路。


湔裙曲水曾相遇,挽断罗巾容易去。

长杨辇路,绿满当年携手处。
试逐春风,重到宫花花树中。


芳菲绕遍,今日不如前日健。

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
小字还家,恰应红灯昨夜花。


良时易过,半镜流年春欲破。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
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栏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帘旌浪卷金泥凤。
宿醉醒来长瞢忪。
海棠开后晓寒轻,柳絮飞时春睡重。

紫薇朱槿繁开后。
枕簟微凉生玉漏。
玳筵初启日穿帘,檀板欲开香满袖。

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
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堕。


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

乱山四倚,人马崎岖行井底。
路逐峰旋,斜日杏花明一山。


销沉就里,终古兴亡离别意。

皋兰被径,月底栏干闲独凭。
修竹娟娟,风里时闻响佩环。


蓦然深省,起踏中庭千个影。

西施台下见名园,百草千花特地繁。


欲问吴王当日事,后来桃李若为言。

有浪即山高,无风还练静。


秋宵谁与期,月华三万顷。

堂上列歌钟,多惭不如古。


却羡木兰花,曾见霓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