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


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种处雪消春始动,开时霜落雁初过。


谁栽金菊丛相近,织出新番蜀锦窠。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浓。

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欲妆慵。

闻说君家好弟兄,穷乡相见眼俱青。


偶同一饭论三益,颇为诸生醉六经。


山邑已催乘传马,晓窗犹共读书萤。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青蕊冒珍丛,幽姿含晓露。


政尔破荒寒,讵免伤迟暮。

乔木生夏凉,芳蕤散秋馥。


未觉岁将寒,扶疏方绕屋。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考。

红芳晓露浓,绿树秋风冷。


共喜巧回春,不妨闲弄影。

路远仙城,自王郎去后,芳卿憔悴。
锦段镜空,重铺步障新绮。
凡花瘦不禁秋,幻腻玉、腴红鲜丽。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洞户掩秋深,画桥横晚静。


袅袅芙蓉风,池光弄花影。


怀我白鸥边,锦帐缭千顷。

晓雨洗新妆,艳艳惊衰眼。
不趁东风取次开,待得清霜晚。


曲港照回流,影乱微波浅。

水中兼木末,相拟有嘉花。


玉蕊圻蒸粟,金房落晚霞。


涉江从楚女,采菊听陶家。

托根地虽卑,凌霜花亦茂。


物禀固不迁,人情自为陋。


幸与时菊开,谁嗟发孤秀。

空山岑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对幽。


伴我悠悠过闲日,怜渠灼灼媚穷秋。


清香但欲持供佛,醉舞何妨插满头。

江南高比树,塞北仅成丛。


向晚谁争艳,防寒浅作红。


弄条风淅淅,衔蕊蝶匆匆。

寒圃萧萧雨气收,敛房障叶似凝愁。


情知边地霜风恶,不肯将花剩占秋。

忆在长洲县,手植芙蓉花。


春栽秋成树,枝叶青婆娑。


八月寒露下,朵朵开红葩。

月黑天寒花欲睡。
移灯影落清尊里。
唤醒妖红明晚翠。

春去无花伴白颠,旋栽红艳照霜前。


髯郎莫剪柔柯去,留作秋风一醉眠。

九日无行乐,何人慰独居。


拟翻金潋滟,聊醉木芙蕖。


秋与愁相似,花应意不疏。

晓艳最便清露,晚红偏怯斜阳。
移根栽近菊花傍。
蜀锦翻成新样。

东篱相伴殿西风,我识花神品藻公。


秋老别无第三品,傲霜黄处拒霜红。

九月襄王宴渚宫,霓旌翠羽度云中。


满汀山雨衣裳湿,宋玉愁多赋未工。

翠奁空、红鸾蘸影,嫣然弄妆晚。
雾鬟低颤。
飞嫩藕仙裳,清思无限。

枝枝向水影新妆,开向秋深不拒霜。


萱草不曾销客恨,芙蓉偏解断人肠。

芙蓉面面笑窥池,在木还如在水时。


终岁芙蓉开不尽,木莲枝接水莲枝。

单瓣虽云薄,无霜亦自红。


香生黄蕊外,秋在玉颜中。


美种沅湘少,嘉名菡萏同。

怜君庭下木芙蓉,袅袅纤枝淡淡红。


晓吐芳心零宿露,晚摇娇影媚清风。


似含情态愁秋雨,暗减馨香借菊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