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气味


(实)甘、酸、平、无毒。


主治


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释名


木桃、和圆子


气味


酸、涩、平、无毒。


主治


断痢,去恶心咽酸。
煮汁饮,治霍乱转筋,功与木瓜相近。

释名


壳菜、海、车海夫人。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腹内冷痛、结块、崩中带下,壮阳,止痢,消宿食,治瘿气。

附方


《圣济总录》曰:丁肿。
粪下土、蝉蜕、全蝎等分,捣作钱大饼,香油煎滚,温服。
以滓傅疮四围,丁自出也。

释名


木奴。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利肠胃中热毒,利小便,治难产。

释名


鸡菌。
南人谓为鸡苁,皆言其味似之也。


主治


益胃清神,治痔。

释名


藉姑、水萍、河凫茈、白地栗。
苗名剪刀草、箭搭草。


气味


(根)苦、甘、微寒、无毒。

释名


肉蕈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益肠胃,化痰理气。

释名


海扇


气味


(壳)甘、咸、大寒、无毒。


主治


安神,解药毒及虫螫毒。
加玳瑁等分,磨人乳服下。

释名


万岁、长生不死草、豹足、求股、交时。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咳逆,脱肛,淋结。

释名


石荷叶。


气味


微苦、辛、寒、有小毒。


主治


耳出脓。

释名


朱砂,辰砂,汞砂。


气味


甘,寒,有小毒。


主治


治惊痫,解胎毒痘毒,驱邪疟。

释名


菠菜、波斯草、赤根菜。


气味


(菜、根)甘、冷、滑、无毒。


主治


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释名


灵芝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泻血脱肛。
有石耳五两(炒)、白枯矾一两、密陀僧半两,共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在。

释名


飞驳鸟、喜鹊、干鹊。


气味


(雄鹊肉)甘、寒、无毒。


主治


石淋、消渴、四肢烦热、大小肠涩。

释名


山羊蹄、山大黄、餮芜、酸母、修、当药。


气味


酸、寒、无毒。


主治


治疥,去汗斑,杀皮肤小虫。

释名


杜兰、林兰、木莲、黄心。


气味


(皮)苦、寒、无毒。


主治


赤疱酒、痈疽水肿,治酒疸,利小便,疗重舌。

释名


胡豆、戎菽、回鹘豆、毕豆、青小豆、青斑豆、麻累。


气味


甘、微辛、平、无毒。


主治


消渴、吐逆,止泄痢,利小便,不乳汁,消痈肿痘疮。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肿毒。
研末,调热水,涂痘后痈。

释名

稂,狼茅,孟,宿田翁,守田。
狼尾,其穗象形也。
秀而不成,嶷然在田。

释名


米曲、鼠耳、佛耳草、无心草、香茅、黄蒿、茸母。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附方同款冬花。

释名


侧梨、水苔、石发、石衣、水衣、水棉、潭。


气味


甘、大温、无毒。


主治


强胃气,止泄痢。

释名


辛、侯桃、房木、木笔、迎春(按:本吕为木兰的干燥花蕾)。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鼻渊、鼻塞。

释名


胡豆。


气味


甘、微辛、平、无毒。


主治


快胃,和脏腑。

主治


跌扑金刃伤损,罨之,止血生肌。
香炉岸,主疥疮。

释名


摇车、野蚕豆、小巢菜。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利五脏、明耳目、去热风、止热疟、活血平胃。

释名


护生草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利肝和中,明目益胃。
根叶烧灰,治赤白痢,极效。

释名


亦称铁花。


气味


平、微湿。


主治


下痢脱肛。

气味


咸、微寒、无毒。


主治


胃热消渴。


反胃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