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何止才疏亦命悭,暮年身世寄田间。


望尘早不游金谷,投笔今难戍玉关。


日祷泥龙晴自若,昼骑秧马夕方还。

鬓发萧萧牙齿疏,耄荒不记兔园书。


有时待月□□榭,蓦地看花命小车。


早慕两龚辞病去,晚从二仲卜邻居。

旋插疏篱设矮扉,仅容老子自娱嬉。


国蜗角上何嫌小,巢鸟窠边不觉危。


石椁无陈鸡絮者,朱门有设雀罗时。

少喜清谈拙自谋,行年至此复焉求。


归休谁肯争幽谷,贫杀犹堪买沃洲。


笛作曾垂安石泪,扇遮难护彦回羞。

曾忝开元供奉班,君恩全护放还山。


诸公纵欲俎豆汝,老子安能笔砚间。


试拂毛锥嗟已秃,便扶灵寿亦何颜。

苍苔满意上庭除,应为新来客屦疏。


老圃宁无螬半李,贫家尚有鼠馀蔬。


身光退士吟招隐,儿劝尊公赋遂初。

吾犹及见诸老,今谁可寄斯文。


有杰材怕寻斧,无妙质可受斤。

一老遂开九秩,诸贤多入八哀。


扶起风前玉树,吸空月下金罍。

希夷一睡一月,惜哉肘后不传。


拥破衣裘待旦,听残更点如年。

穆陵圣学高妙,词臣绝企清光。


大典册多贴改,小字本通商量。

小臣素著狂直,先皇数奖忠嘉。


叩额有厚伦疏,断腕无起复麻。

重来已白发老,独断擢紫薇郎。


雅量虽惭子固,热情不倩君房。

昔从西山授业,屡言后村当仁。


伯纪盖同学子,履常真对掌人。

史事十羊九牧,古音百鸟孤凰。


前召南塘视草,后起秀岩提纲。

羹墙如见尧在,讴歌皆之启贤。


至行冠冕万世,通丧缟素三年。

田赋不可增,商贾不可笼。


虽有百孔桑,安能救国空。


钱钞谁创智,造楮以权铜。

欃枪初疑附,直为饥所驱。


酸寒仰鼻息,飞走受指呼。


边臣失驾驭,积渐骄灌夫。

自从失关隘,国荡无藩篱。


血喋渭耕处,草荒汉坛基。


获复以泸叛,坏势如败棋。

误朝者谁欤,肘后挟管商。


簿录网已密,筦榷弓遂张。


竞贡包茅入,谁知刈葵伤。

跌荡四千首,流行宇宙间。


国风几曾熄,圣笔不能删。

向来春帖子,残膏罥蛛丝。


无复秦郎思,聊吟党进诗。

柳七葬淮头,营妓岁沥酒。


不知花翁坟,有人擘纸否。

蒙叟云聃死,当时有吊宾。


始知关尹子,迂诞诳愚人。

佛以灭为乐,观身等一沤。


如何卢行者,镕铁护枯髅。

鳌顶来差晚,龙髯去莫攀。


不能从襄野,只合殉桥湾。

李广飞将军,世南行秘书。


乃知数寸管,不及丈二殳。

乌寺迎岩主,螭坳起涧翁。


也须留几个,相伴听松风。

皓素应难染,玄纁未易迎。


只宜大床卧,或命小车行。

铁笔俱牵动,金台总去登。


老僧不出院,挂起一枝藤。

箦中尸忽为秦相,跨下人俄拜楚王。


老退已成大父笑,行嘲一任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