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景皇帝,文帝太子也。
母曰窦皇后。
后七年六月,文帝崩。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母曰薄姬。
高祖十一年,诛陈豨,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
十七年秋,高后崩,诸吕谋为乱,欲危刘氏。
高皇后吕氏,生惠帝。
佐高祖定天下,父兄及高祖而侯者三人。
惠帝即位,尊吕后为太后。
孝惠皇帝,高祖太子也,母曰吕皇后。
帝年五岁,高祖初为汉王。
二年,立为太子。
五年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
至固陵,不会。
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
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
昔《书》称“蛮夷帅服”,《诗》云“徐方既俫”,《春秋》列潞子之爵,许其慕诸夏也。
汉兴至于孝文时,乃有弓高、襄城之封,虽自外来,本功臣后。
故至孝景始欲侯降者,丞相周亚夫守约而争。
自古帝王之兴,曷尝不建辅弼之臣所与共成天功者乎!汉兴自秦二世元年之秋,楚陈之岁,初以沛公总帅雄俊,三年然后西灭秦,立汉王之号,五年东克项羽,即皇帝位。
八载而天下乃平,始论功而定封。
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
昔《诗》、《书》述虞、夏之际,舜、禹受禅,积德累功,治于百姓,摄位行政,孝之于天,经数十年,然后在位。
殷、周之王,乃繇卨、稷,修仁行义,历十余世,至于汤、武,然后放杀。
秦起襄公,章文、缪、献、孝、昭、严,稍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并天下。
孝武皇帝,景帝中子也,母曰王美人。
年四岁立为胶东王。
七岁为皇太子,母为皇后。
孝元之世,亡王子侯者,盛衰终始,岂非命哉!元始之际,王莽擅朝,伪褒宗室,侯及王之孙焉;居摄而愈多,非其正,故弗录。
大哉,圣祖之建业也!后嗣承序,以广亲亲。
至于孝武,以诸侯王土过制,或替差失轨,而子弟为匹夫,轻重不相准,于是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
”自是支庶毕侯矣。
赤伏开兴运,昆阳定壮图。
官仪还旧物,郊兆建新都。
杲日群阴破,油云万类苏。
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
恩不忍诲,义不忍割,去事之后,未然之明镜也。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昭公详汉律,求比礼三千。
刻敝深文息,宽平治德全。
芳猷宣辅弼,馀庆茂忠贤。
独行惩浇俗,嘉名动远荒。
至诚祈夏雨,严意励冬霜。
果行推陵险,丰规叹履方。
明帝章朝物,三雍复旧常。
籯金赏西域,雅乐奏南阳。
拜老鸿徽茂,祈农盛典彰。
高祖宽仁主,淮阴变诈才。
设坛诚有礼,推食本无猜。
怀惠初颙若,夸功抑殆哉。
子房天授汉,不战道尤尊。
秘法盈编受,危机借箸论。
避封昭止足,辟谷厌尘喧。
酂侯依日月,天汉叙隆昌。
迈德居三杰,观时定九章。
过因王尉辩,功赖鄂君扬。
明灯一编书,往古千岁事。
值欢辄孤笑,触愤还累欷。
四旁寂无声,童仆正熟寐。
贾谊求为典属国,终军愿得使匈奴。
和亲不及当时策,慷慨犹为大丈夫。
百年强敌轻中国,一世奇功悲腐儒。
汉衰元帝为优游,成帝荒淫更可忧。
论说金华风过耳,山河大柄醉中休。
看尽人闲傀儡棚,不知笑杀老禅僧。
风云依合无多日,禾黍高低没五陵。
纸上功名休理会,梦中身世尽翻腾。
鲁文公二年,不雨。
班氏以为自文即位,天子使叔服会葬,毛伯赐命,又会晋侯于戚。
上得天子,外得诸侯,沛然自大,故致亢阳之祸。
班氏著志,牴牾者多。
在于《五行》,芜累尤甚。
今辄条其错缪,定为四科:一曰引书失宜,二曰叙事乖理,三曰释灾多滥,四曰古学不精。
汉王有天下,欻起布衣中。
奋飞出草泽,啸咤驭群雄。
淮阴既附凤,黥彭亦攀龙。
班固师迁亦步趋,末容后进造庭隅。
半生描摸龙门像,虽乏精神貌却腴。
羡渠二子着先鞭,未把文章许范传。
远出孟坚畦径下,谩夸笔势舞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