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眼昏烛暗细行斜,考阅精强外已夸。


明日失杯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秋花不见眼花红,身在孤舟兀兀中。


细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

天台桂子为谁香,倦听空阶点夜凉。


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乱山遮晓拥千层,睡美初凉撼不应。


昨夜酒行君屡叹,定知归梦到吴兴。

楼上烟云怪不来,楼前飞纸落成堆。


非关文字须重看,却被江山未放回。

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呼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


角巾攲侧鬓如蓬。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其一】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其二】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独宿望海楼,夜深珍木冷。


僧房已闭户,山月方出岭。


碧池涵剑彩,宝刹摇星影。

一带林峦秀复奇,每来凭槛即开眉。


好山深会诗人意,留得夕阳无限时。

镇海楼旧名朝天门,吴越王钱氏建。
规石为门,上架危楼。
楼基垒石高四丈四尺,东西五十六步,南北半之。

荷叶初干稻穗香,惊雷急雨送微凉。


晚晴稍放秋山色,洗却浓妆作淡妆。

湖色苍苍日向斜,烟波万状不容夸。


画船人去浮红叶,石径僧归蹑白蛇。

白酒倾浆脍斫红,昼游未厌月明中。


楼高只办听歌鼓,不见游人转似蓬。

楼观争高不计层,噰噰过雁自相应。


钱王旧业依稀在,岁久无人话废兴。

山色潮声四面来,城中金碧烂成堆。


不愁门外严扃锁,终日凭栏未拟回。

满城雪积,万瓦铺银,鳞次高低,尽若堆玉。
时登高楼凝望,目际无痕,大地为之片白。
日暮晚炊,千门青烟四起,缕缕若从玉版纸中,界以乌丝阑画,幽胜妙观,快我冷眼。

尔眺西陵展妙裁,我依南郭㗳如灰。


徐娘洵老多情去,枚叔观涛七发来。


片锸任埋偿酒业,双鱼长跽正花开。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尊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曾非吾土一登楼,四野风酣万里秋。


烂烂斗星长北指,滔滔海水竟西流。


昂头尚照秦时月,放眼犹疑禹画州。

渺弥祝融汪,嘘噏鹑火房。


房中一都会,番禺为纪纲。


二山虽卷石,亦为南岳宗。

朱栏画栋最高楼,海色天容万象收。


海底鱼龙应变化,天中云雨每蒸浮。


无波不具全潮势,此日真成广汉游。

凌霄雄杰耸层楼,碧海苍茫远望收。


混一乾坤云水阔,濯磨日月浪花浮。


百川输委盈襟带,万类涵濡任泳游。

观海登楼日未斜,晴空万里浮云霞。


才经一阵风过槛,倏起千堆雪卷花。


贝阙鳌峰如可接,鹏津鲛室岂终遐。

不著阑干百尺高,难容此客卧云涛。


深连厚地三千轴,迥压神仙十五鳌。


日影夜生浮画栋,珠光秋孕射霜袍。

秦汉河山胜国楼,苍茫云物望中收。


提封五管无交趾,入梦三刀有益州。


吾辈且为文字饮,此行休负武乡侯。

高踞仙城最上头,万方多难此登楼。


金汤空抱筹边略,觞咏难消吊古愁。


绝岛风尘狮海暮,大江云树虎门秋。

独上层楼唱越风,尉佗城郭夕阳中。

九州南尽馀沧海,万里秋高作寓公。

旌节雄藩秦塞改,衣冠故国楚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