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地形盘屈带河流,景气澄明是胜游。
十里晓鸡关树暗,一行寒雁陇云愁。
片时无事溪泉好,尽日凝眸岳色秋。
寒光照旌节,关路晓无尘。
吏谒前丞相,山迎旧主人。
东瞻军府静,西望敕书频。
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
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
暂辞堂印执兵权,尽管诸军破贼年。
冠盖相望催入相,待将功德格皇天。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
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
王生今才子,时辈咸所仰。
何当见颜色,终日劳梦想。
驱车到关下,欲往阻河广。
胡寇尚未尽,大军镇关门。
旌旗遍草木,兵马如云屯。
圣朝正用武,诸将皆承恩。
一雁飞吴天,羁人伤暮律。
松江风袅袅,波上片帆疾。
木落姑苏台,霜收洞庭橘。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来往几经过,前轩枕大河。
远帆春水阔,高寺夕阳多。
蝶影下红药,鸟声喧绿萝。
飞阁极层台,终南此路回。
山形朝阙去,河势抱关来。
雁过秋风急,蝉鸣宿雾开。
霁色明高巘,关河独望遥。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鸟散绿萝静,蝉鸣红树凋。
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
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
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阪正崎嵚。
禁密因离乱,机闲为太平。
山河虽设险,道德岂容争。
不究千一义,空传百二名。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
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
白道晓霜迷,离灯照马嘶。
秋风满关树,残月隔河鸡。
来往非无倦,穷通岂易齐。
河曲回千里,关门限二京。
所嗟非恃德,设险到天平。
潼津罢惊有招提,近百年无战马嘶。
壮士不言三尺剑,谋臣休道一丸泥。
昔时驰道洪波上,今日宸居紫气西。
天险东临锁地维,重关遥夜角声悲。
莲花影照千烽出,竹箭波回万马迟。
四塞山河归汉关,二凌风雨送秦师。
山挟洪河走,关临隘地开。
八州高仰屋,三辅迥当台。
戍晚栖乌乱,城秋班马哀。
昔年曾逐汉征东,三授兵符百战中。
力保山河嗟下世,秋风牢落故营空。
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
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
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
重门随地险,一径入天开。
华岳眼前尽,黄河脚底来。
飞轩何满路,丹陛正求才。
十月三日天地昏,将军扼贼死辕门。
火飞华岳三关破,血浸秦川万马奔。
望越伍胥方抉目,战箕先轸不归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