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过招提半载余,秋高重访素师居。

朅来桑下还三宿,便拟山中构一庐。

此地果容成小隐,百年那厌读奇书。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悬岩小阁碧梧桐,似有人声在半空。

百叩铜环浑不应,松花满地午荫浓。

嫖姚身健骕骦肥,立近天家日月旗。


忽报内庭传圣旨,挂红分队出黄扉。

无定河边望旆旃,居延城外候烽烟。


家家喜语占乌鹊,不用金钗当卜钱。

三军喜气失严冬,万里中原罢战锋。


甲帐筹功星两两,午门传捷日彤彤。

去时官柳万枝黄,归路寒葭满地霜。


挟纩已温良月候,吹纶更作小春芳。

鹭鼓声中晓日暾,貔貅初散凤皇门。


才从魏阙瞻中扆,便傀容台饮上尊。

玄草清霜饱紫骝,雕戈画戟拥清油。


归来始识从军乐,痛定翻思在贼愁。

关山新月照鸣茄,河朔清霜淬剑花。


塞上征夫犹万里,北京归路敢言赊。

按辔收兵枫树林,绝流飞渡早传音。


风前鹢退吴山静,月下龙吟江水深。

旧统边军赤水犀,新封京观是鲸鲵。


文昌奏入中黄霁,武库兵收太白低。

狼山原上阵如云,孟渎河边早策勋。


水弩解清川后浪,天戈能驻鲁阳曛。

山盘水转小桥通,殿角峥嵘倚乱峰。


世上自闻真法力,岩前无复白狼踪。


蜃喷海气昏危塔,龙戏江声杂暮钟。

北风吹卷洞庭波,飞舸还经孟渎河。


今日胜兵方有算,向来遗孽本无多。


中宵驿使传书捷,两岸欢声入棹歌。

尘埃障西风,草木被朝日。


篮舆郭北门,未厌来往疾。


僮奴懒不进,颇复费呵叱。

渡口人疏黯翠烟,登临犹喜夕阳天。

残云右倚江都树,远水南回建业船。

山引乱猿嘷古寺,电驱甘雨过闲田。

玉帐迎春发,翩翩向海东。


桃花初跃马,杨叶待弯弓。


两岸牙旗影,中流画角风。

谯门南向是狼山,车马朝行意思宽。
风散落花红糁糁,日随飞盖翠团团。
望穷沧海尘寰小,坐逼空岩昼景寒。
参天云木覆危冈,下瞰丛林释氏坊。
图按古今询露井,水分淮浙看风樯。
清才得景吟还健,浩气登高力更强。
川原浩荡杳回环,附郭苍然独此山。
殿阁栖云长苒苒,庵岩度日自闲闲。
凋零花草三春后,仿佛阎闾十里闲。
前山无夕阳,犹问夕阳洞。
天寒人不行,山僧出相送。
白狼山头僧卓庵,我蹑飞履穷幽探。
麻姑又见海清浅,女娲不补天东南。
危枝如龙固矫矫,怪石似虎犹耽耽。
狼山出高迥,风急过如箭。
凄凄挟沙砾,点点尘吹面。
我马却复前,努力与风战。
忆昨鼓楫溯大江,海门一点狼山碧。
安得振衣蹑层颠,东望扶桑初日赤。
忽见此图心目明,石壁铁削苔花青。
山后疏林风日幽,山前奔浪接天流。
情难自遣登楼好,生本无涯到海愁。
旦暮承平容小隐,英雄刍狗有千秋。
独抱沉忧向沧海,且登孤塔送斜晖。
回看城郭依依在,剩觉江山种种非。
断港烟昏潮暗上,诸天风定鸟高飞。
吾母祷于山,生我偃蹇身。
卅八始入寺,所天俱不晨。
归人复何之,所愿清战尘。
寻春古原头,林梢过朝霂。
狼山连东南,擅美此其独。
抟鹏岌骇势,泼黛森孤麓。
寒林羡朝暾,裸壤渴膏霂。
昔闻三神山,喷薄擅疑独。
忽从六鳌顶,角起连天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