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豆蔻稍头,恁年纪、值得量珠高价。
休夸燕子轻盈,腰肢更矫奼。
春院静、琵琶一曲,也应算、调高和寡。

休拨鹍弦,可知是、贺老风流销歇。
门巷犹忆,枇杷泠泠韵凄绝。
人去后、关山雁远,剩环佩、夜归荒月。
绿洒酣初,青灯外、一曲檀槽才拨。
分明玉树歌翻,听呜呜咽咽。
看半晌、轻拢高撚,便一霎、觞迎花接。
记曾方顺桥头过,娇小雏娘。
额点鸦黄。
身与琵琶一样长。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


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

琵琶绝艺,年纪都来才一二。


试抹幺弦,未解将心指下传。



主人嗔小,拟向樽前拚醉倒。

数弦已品龙香拨,半面犹遮凤尾槽。


新曲从翻《玉连锁》,旧声终爱郁轮袍。


梦回只记归舟字,赋罢双垂紫锦绦。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


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


记出塞、黄云堆雪。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


天香留凤尾,馀暖在檀槽。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


指底商风悲飒飒,舌头胡语苦醒醒。


如言都尉思京国,似诉明妃厌虏庭。

何堪朔塞胡关曲,又是秋天雨夜闻。


青冢葬时沙莽莽,乌孙愁处雪纷纷。


知君怕病推辞酒,故遣琵琶劝谏君。

拨拨弦弦意不同,胡啼番语两玲珑。

谁能截得曹刚手,插向重莲衣袖中。

弦清拨剌语铮铮,背却残灯就月明。


赖是心无惆怅事,不然争奈子弦声。

声似胡儿弹舌语,愁如塞月恨边云。


闲人暂听犹眉敛,可使和蕃公主闻。

琵琶师在九重城,忽得书来喜且惊。


一纸展看非旧谱,四弦翻出是新声。


蕤宾掩抑娇多怨,散水玲珑峭更清。

腕软拨头轻,新教略略成。


四弦千遍语,一曲万重情。


法向师边得,能从意上生。

西蜀琵琶逻逤槽,梨园旧谱郁轮袍。


绣筵银烛燕宫夜,一饮千钟未足豪。

乐天曾谪此江边,已叹天涯涕泫然。


今日始知予罪大,夷陵此去更三千。

九江烟水一登临,风月清含古恨深。


湿尽青衫司马泪,琵琶还似雍门琴。

琵琶宫调八十一,旋宫三调弹不出。
玄宗偏许贺怀智,段师此艺还相匹。


自后流传指拨衰,昆仑善才徒尔为。

学语胡儿撼玉玲,甘州破里最星星。


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工夫夜夜听。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马卿劝客且无喧,请以侍儿临酒樽。


妆罢黄昏帘隔面,曲终清夜月当轩。


弦弦不乱拨来往,字字如闻人语言。

薄妆小靥闲情素。
抱著琵琶凝伫。
慢捻复轻拢,切切如私语。

舫斋苍竹雨声中,一曲琵琶酒一钟。


恰似浔阳江上听,只无明月与丹枫。

妾有琵琶谱。
抱金槽、慢捻轻抛,柳梢莺妒。
羽调六幺弹遍了,花底灵犀暗度。

琵琶洲近斗牛星,鸾凤曾于此放情。


已觉地灵因昴降,更闻川媚有珠生。


一滩红树留佳气,万古清弦续政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