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黄紬被稳枕慵移,夜雨淋浪了不知。


水长坏陂初复后,鸠鸣去妇却还时。


芳蹊入夏多青子,白发今年有黑丝。

蝉韵极清切,始闻何处悲。


人含不平意,景值欲秋时。


此岁方晼晚,谁家无别离。

蘋藻生南涧,蕙兰秀中林。


嘉名有所在,芳气无幽深。


楚子初逞志,樊妃尝献箴。

我自纫兰为佩,君方剖竹分符。
才情风调有谁如。
仿佛三生小杜。

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


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


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

葳蕤苍梧凤,嘹唳白露蝉。


羽翰本非匹,结交何独全。


昔君事胡马,余得奉戎旃。

闻君东山意,宿昔紫芝荣。


沧洲今何在?


华发旅边城。


还汉功既薄,逐胡策未行。

南方今见雪,北客定思家。


任冻不欺酒,竞春先着花。


楼高休厌上,山近未应遮。

柂师知子能操舟,稳过茫茫沧海流。


白浪驾天千万里,真令挂骨长鲸齿。

仙家不似人间欢,瑶浆琅菜青玉盘。


乘醉东游憩阳谷,酒瓢闲挂扶桑木。

若士北游穷地角,还食蛤蜊养龟壳。


卢敖尸骨不能飞,今朝九垓何处期。

仙术有无终未知,眼看白发乱如丝。


何时得接浮丘袂,沧海横飞万馀里。

神仙谓无还似有,秦汉可怜空白首。


会须一蹑青云梯,与子同祛千古疑。

书阅扬州贡,功观禹化覃。


香包分橘柚,秋色动江潭。


破暑花凝雪,凌寒叶染蓝。

扬州二十四桥月,莫作灞桥同调看。


诗果位登银色界,酒风流倚玉阑干。


六花比似琼花巧,一岁翻成两岁寒。

忆在成均共携手,泉山门下相知久。


万里恩情若父兄,十年道义惭师友。


君才岂孤一第名,佩刀今作岭南行。

剑不潜锋岁未丰,带牛佩犊走西东。


谁怜耕垦三时力,不直干戈一扫空。


破屋饥人啼夜雨,荒村冤鬼哭秋风。

固守金汤动万全,使君才调亦堪怜。


活人阴德谁能见,济物奇功已得专。


广铸精金酬健者,泛科寒士岂当然。

绿珠诗作怨方新,往事尤当监季伦。


赴井已迟徒累主,真标那似堕楼人。

东西二都,史载循良,不五六人。
记南阳有召,颍川有霸,并州如郭,河内如恂。
直比朱弦,清伴古镜,吏自秋霜民自春。

顽仙住世本痴凯,宿业迷深宿命乖。
入林自喜狎麋鹿,当道于今绝虎豺。
依刘一日足千秋,欲向琴堂乞一筹。
非是澹台下山径,年来已逐赤松游。
巡行阡陌寻荒墅,为问桑麻时软语。
呴雉皆随竹下车,燃犀共照林边渚。
残山剩水白云居,敢谓曾焚学士鱼。
探奇忽驻彝门驾,问字同翻宝椟书。
吾衰不复梦周公,一枕空高五岭东。
谁唱铜鞮惊午睡,习家池畔候花騣。
瑶缄迢递自南州,为问罗浮桂树幽。
求友和年悬两地,代兴一矢共千秋。
弥天霞绮今遥散,照乘明珠忽暗投。
远地苍生瘦,谁分圣主忧。
除书颁凤阙,循吏入兰州。
匹马边城晓,孤琴陇树秋。
节藏泥滓气凌空,荐俎宁知肉味重。
未许韦编充简策,已胜丝黍诳蛟龙。
短萌任逐霜刀重,美干须烦雪壤封。
官槐广文舍,愧子独来频。
老境宁高位,衰年只病身。
平生长孺戆,半世子云贫。
一出已十载,江流只目前。
家乡荒政日,客路独醒年。
南郡碑钱远,东山屐藓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