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少见古人无远虑,如君真得古人情。


登科作尉官虽小,避世安亲禄已荣。


一路水云生隐思,几山猿鸟认吟声。

梅福当年守此官,荆山谁见韫琅玕。


人如修竹三冬好,诗与清溪九夏寒。


未信簪裳妨小隐,蚤时雷雨起深蟠。

十年一梦间湖湘,欲往从之道阻长。


可但知君爱彭泽,不应言我薄淮阳。


马穿崤底流泉白,鸟下关头落照黄。

道义相欢岂易亲,古称难处是知人。


文章不结市朝士,荣辱非关云水身。


话入精详皆物理,言无形迹尽天真。

连昌宫废昌河在,事去时移语浪传。


下有荒祠难问处,古槐枝秃竹参天。

水边静坐天将暮,犹自盘桓未成去。


马上回头更一观,云烟已隔无重数。

一潭冷浸崖根黑,数峰高入云衢碧。


游人屏气不敢言,长恐雷霆奋于侧。

云势移峰缓,泉声出竹迟。


此时无限意,唯有翠禽知。

洛川秋入景尤佳,微雨初过径路斜。


水竹洞中藏县宇,烟岚坞里住人家。


霜馀红间千重叶,天外晴排数缕霞。

少年词笔动时人,末俗文章久失真。


独爱诗篇超物象,只应山水与精神。


清溪水拱荒凉宅,幽谷花开寂寞春。

战国韩馀壤,王畿汉旧京。


南围山峙秀,东泛洛浮清。


女几荒遗庙,宜阳认故城。

朝市推迁不复还,暮云平野水潺潺。


山川寂寞繁华后,都邑萧条鱼鸟闲。


鹤柱千年无故老,仙棋一局换人间。

欲问兴亡已惨颜,桑田沧海变人间。


无情野水青春在,不动南山白日闲。


伐木清溪寒剥啄,鸣禽高柳晓缗蛮。

满目凄凉供客愁,断霞残照想沧洲。


风云萧瑟三川夜,星斗纵横万壑秋。


骑省衰迟空作赋,荆蛮留滞感登楼。

乘云飞去不辞家,女几荒祠一径斜。


溪入乱云鸣佩玦,树蟠苍石老龙蛇。


夜寒玉镜悬清月,天碧霓衣曳彩霞。

天倚冈峦翠万重,倚楼搔首更书空。


莓苔古屋荒秋雨,草木空山起夜风。


汉帛北来邀塞雁,楚招南望忆江枫。

东望川原拱别都,汉唐冠盖已丘墟。


地横嵩少雄中夏,天险轘辕困万夫。


宫殿荒凉兴废恨,山河惨淡战争馀。

张翰飘然欲鲙鲈,周南久客意何如。


风悲故国荆榛地,日落空城雉兔墟。


明月捣衣闻洛杵,故人凭雁寄南书。

原北荒城旧谷州,文皇功业莽悠悠。


天戈挥去开东夏,金甲归来献二囚。


想像英姿辉日月,苍茫故国委林丘。

谋臣何处不知名,谁与留侯敢抗衡。


筹下兴亡分楚汉,幄中谈笑走韩彭。


惧诛老将争枭首,高卧成功更养生。

黄叶萧萧秋水清,田中日午村鸡鸣。


场边九月禾黍熟,空原雉飞饱新谷。


枣篱虫鸣村路曲,道边古坟生野菊。

秋野无人秋日白,禾黍登场风索索。


豆田黄时霜已多,桑虫食叶留空柯。


小蝶翩翩晚花紫,野鹑啄粟惊人起。

漫与东风作主人,栽培花草伴闲身。


不辞伐竹成高架,收拾蔷薇一片春。

群岗洛阳西,势若海浪翻。


连岭起我左,层阜当我前。


采如兽腾突,缭若蛇蜿蜒。

清明山色到前檐,汩汩溪流聚小潭。


一榻竹窗晴昼睡,依依春梦入江南。

不扫竹根藏笋茁,旋培残雪拥兰芽。


为君更接樱桃树,付与春风换却花。

风吹春日下南山,尚有轻冰结暮滩。


何事鸳鸯故相守,清溪不怕夜栖寒。

洛川春色几时归,漾漾清流照翠微。


日暖雪消沙岸软,鸳鸯相对不惊飞。

翠竹留人不忍还,暖泉春涨已潺潺。


寄言山鸟休归去,与尔同来乐此间。

卧听堂南布谷鸣,陇头细麦已青盈。


殷勤谢汝催春种,我为无田岂懒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