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

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

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

灯前剧论与谁同,中岁朋侪亦已空。


行道敢希千载上,会心聊付一编中。


雨侵坏甃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一秋风雨蔽白日,积水鬼神愁太阴。


寒螀悲鸣草根湿,水鸟暝哭菰丛深。


残年不觉日月逝,病骨惟愁霜露侵。

墨入红丝点漆浓,闲将倦笔写秋容。


雨声已断时闻滴,云气将归别起峰。


斜日半穿临水竹,好风遥送隔城钟。

炎曦赫赫尚馀威,冷雨萧萧故解围。


号野百虫如自诉,辞柯万叶竟安归。


芼羹菰米珍无价,上钓鲂鱼健欲飞。

新舂赤米摘青蔬,一饱从来不愿馀。


门外久无温卷客,架中宁有热官书。


浊醪未废时时啜,短发犹须日日梳。

暮秋木叶已微丹,小雨萧萧又作寒。


目送断云归谷口,身随新雁寄江干。


浊醪易负寻常债,退士难叨本分官。

羁怀不醉自昏昏,卧对青灯独掩门。


沙雁带寒来古泽,林鸠催雨暗孤村。


数椽蟹舍偿初志,九陌尘衣洗旧痕。

秋风吹雨到江濆,小阁疏帘晓色分。


津吏报增三尺水,山僧归入万重云。


飘零露井无桐叶,断续烟汀有雁群。

老火阻馀威,赖此一雨洗。


一雨岂遽凉,凉亦自此始。


陂湖菱芡熟,小市新酒美。

西山云千重,东园泥一尺。


可怜墙下路,十日无履迹。


空庭桐叶尽,古甃土花碧。

秋气萧萧暑已归,晚云更送雨霏微。


床收珍簟敷菅席,笥叠纤絺换熟衣。


遣醉纵横驰笔阵,乘闲谈笑解棋围。

三十馀年此结庐,客来不用笑迂疏。


前身已预兰亭会,老眼曾窥禹穴书。


浮瓮社醅香出屋,登场秋稼穗盈车。

冷雨萧萧涩不晴,丛篁遮尽小窗明。


故衾独展成酣寝,新酿初尝得细倾。


壁简积阴添蠹字,床琴生润咽弦声。

赤日黄尘势已穷,凄风苦雨却匆匆。

盛衰默定见天造,寒暑密移成岁功。

柯叶凋零无茂木,羽翰憔悴有羁鸿。

剡曲高秋一草亭,雨来迨我醉初醒。


豪吞平野宜闲望,急打虚窗入静听。


沙上湿云号断雁,篱根衰草缀孤萤。

放翁愁坐茆斋里,泥潦连村不得行。


夜夜湿星占雨候,时时老木送秋声。


小诗旋录兼行草,薄酒新篘任浊清。

晨起开门雪满簪,东岗一径得幽寻。


断云残雨岁华晚,丹实碧花秋意深。


林下已悲身老病,人间犹与俗浮沉。

山深草木久已荒,昼昏风雨殊未止。


看书不觉向壁卧,煎茶欲罢推枕起。


清心正付竹垆香,漱齿每挹岩泉水。

吾庐多美荫,最茂楸与梧。


百鸟集其间,下上更鸣呼。


秋风忽动地,摇落日日疏。

毒热秋未衰,吾庐况浅迫。


虽云日一浴,流汗沾衣帻。


萧萧三日雨,出此炮烙厄。

淙淙雨声泻高秋,稻粱浸澜雨不休。


志士仁人万行泪,孤臣孽子无穷忧。


一身穷困未暇恤,如此无事理有不。

点点滴滴雨到明,悽悽恻恻梦不成。


窗间残灯暗欲灭,匣中孤剑铿有声。


少年读书忽头白,一字不试空虚名。

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忽闻雨掠蓬窗过,犹作当时铁马看。

十年前在古梁州,痛饮无时不惯愁。


最忆夜分歌舞歇,卧听秦女擘箜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