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垂柳阴阴日初永,蔗浆酪粉金盘冷。


帘额低垂紫燕忙,蜜脾已满黄蜂静。



高楼睡起翠眉颦,枕破斜红未肯匀。

经旬未识东君信,一夕薰风来解愠。


红绡衣薄麦秋寒,绿绮韵低梅雨润。



瓜头绿染山光嫩,弄色金桃新傅粉。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


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

霜叶萧萧鸣屋角,黄昏陡觉罗衾薄。


夜风摇动镇帷犀,酒醒梦回闻雪落。



起来呵手画双鸦,醉脸轻匀衬眼霞。

春云阴阴雪欲落,东风和冷惊帘幕。


渐看远水绿生漪,未放小桃红入萼。



佳人瘦尽雪肤肌,眉敛春愁知为谁。

高平四面开雄垒,三月风光初觉媚。


园中桃李使君家,城上亭台游客醉。



歌翻《杨柳》金尊沸,饮散凭阑无限意。

新愁旧恨眉生绿,粉汗馀香在蕲竹。


象床素手熨寒衣,烁烁风灯动华屋。



夜香烧罢掩重局,香雾空蒙月满庭。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路,尽是死生离别处。

有个人人真攀羡。
问著洋洋回却面。
你若无意向他人,为甚梦中频相见。

风迟日媚烟光好,绿树依依芳意早。
年华容易即凋零,春色只宜长恨少。


池塘隐隐惊雷晓,柳眼未开梅萼小。

庾郎三九常安乐。
使有万钱无处著。
徐熙小鸭水边花,明月清风都占却。

可怜翡翠随鸡走。
学绾双鬟年纪小。
见来行待恶怜伊,心性娇痴空解笑。

黄金捍拨春风手。
帘幕重重音韵透。
梅花破萼便回春,似有黄鹂鸣翠柳。

新年何许春光漏。
小院闭门风日透。
酥花入坐颇欺梅,雪絮因风全是柳。

东君未试雷霆手。
洒雪开春春锁透。
帝台应点万年枝,穷巷偏欺三径柳。

黔中士女游晴昼。
花信轻寒罗袖透。
争寻穿石道宜男,更买江鱼双贯柳。

澹粉轻匀。
微红浅带颦。
叶较茶枝更绿,花却似、与梅浑。

百尺清泉声陆续。
映潇洒、碧梧翠竹。
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欹寒玉。

铜驼陌上新正后,第一风流除是柳。
勾牵春事不如梅,断送离人强似酒。


东君有意偏撋就,惯得腰肢真个瘦。

求仙尚自隔蓬莱,仙子一双何事来。


解佩人间托流水,吹箫去路向瑶台。


望中海岛茫茫断,别后松花岁岁开。

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
闭宝匣,掩金铺,倚屏拖袖愁如醉。


迟迟好景烟花媚,曲渚鸳鸯眠锦翅。

鹤儿每每常相聚,点点苍苔啄食觑。
青霄空外唳天时,明月光中频警露。


逍遥鲜洁理毛护,自在游行惟顾步。

卷地芳春都过了。
花不语、对人含笑。
花与人期,人怜花病,瘦似人多少。

闻说海棠开尽了。
怎生得、夜来一笑。
颦绿枝头,落红点里,问有愁多少。

旧日爱花心未了。
紧消得、花时一笑。
几日春寒,连宵雨闷,不道幽欢少。

原来是云温雨润。
诮不解、佯嗔偷闷。
倾坐精神,堪人情性,眉际生春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