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嗟我客上都,忽已见暮春。


骑马出闇门,眯眼吹红尘。


西湖商贾区,山僧多市人。

西湖二月游人稠,鲜车快马巷无留。


梨园乐工教坊优,丝竹悲激杂清讴。


追逐下上暮始休,外虽狂酲乐则不。

逢著园林即款扉,酌泉煮笋欲忘归。


杨花正与人争路,鸠语还催雨点衣。


古寺题名那复在,后生识面自应稀。

故人零落久山丘,谁记京华第一流。


曹霸挥毫空万马,庖丁投刃解千牛。


相逢梦境何劳记,追想清言未免愁。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


更远更佳唯恐尽,渐深渐密似无穷。


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扬晚风。

尝爱西湖春色早。
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
顷刻光阴都过了,如今绿暗红英少。

积雨新晴涨碧溪,偶寻行处独依依。


绿阴黄鸟春归后,红花青苔人迹稀。


萍匝汀洲鱼自跃,日长栏槛燕交飞。

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阴乍合时。


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


啼禽似与游人语,明月闲撑野艇随。

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士。


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
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

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雁思欲回宾,风声乍变新。
各携红粉伎,俱伴紫垣人。


水面波疑縠,山腰虹似巾。

官秩文昌贵,功名信史褒。


朝廷三老重,乡党二疏高。


涯业尽图籍,子孙皆俊髦。

萧索绕家云,清歌独隐沦。


巢由不愿仕,尧舜岂遗人。


一水无涯静,群峰满眼春。

翠鸳双穗冷。
莺声唤转,春风芳景。
花涌□香,此度徐妆偏称。

西泠烟雨岳王宫,鬼气阴森碧树丛。


函谷金人长堕泪,昭陵石马自嘶风。


半天雷电金牌冷,一族风波夜壑红。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
其一,楼船萧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

西湖香市,起于花朝,尽于端午。
山东进香普陀者日至,嘉湖进香天竺者日至,至则与湖之人市焉,故曰香市。
然进香之人市于三天竺,市于岳王坟,市于湖心亭,市于陆宣公祠,无不市,而独凑集于昭庆寺。

自马臻开鉴湖,而由汉及唐,得名最早。
后至北宋,西湖起而夺之,人皆奔走西湖,而鉴湖之淡远,自不及西湖之冶艳矣。
至于湘湖则僻处萧然,舟车罕至,故韵士高人无有齿及之者。

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未尝一日别余也。
前甲午、丁酉,两至西湖,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祁氏之偶居,钱氏、余氏之别墅,及余家之寄园,一带湖庄,仅存瓦砾。
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

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未尝一日别余也。


前甲午、丁酉,两至西湖,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祁氏之偶居,钱氏、余氏之别墅,及余家之寄园,一带湖庄,仅存瓦砾。
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
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

空川日暮夜云层,烟景无心问武陵。


为有春风轻鹤浦,缘寻秋味暗鱼罾。


江篱自爱陶彭泽,樽酒探思张季鹰。

愁看属玉弄花矶,紫燕翻翻湿翠衣。


寂寞春风香不起,残红应化雨丝飞。

晴湖新水玉生烟,芳草霏霏饳雁钿。


苦忆青陵旧时鸟,桃花啼里不曾还。

青芜烟掠夜凉时,落尽樱槐暗碧池。


恨杀杨花已如泪,春风春梦又相吹。

亚枝初发可怜花,剪剪青鸾湿路斜。


移得伤心上杨柳,西泠杜宇不曾遮。

南屏烟月晓沉沉,细雨娇莺泪似深。


犹有温香双蛱蝶。


飞来红粉字同心。

湘弦瑟瑟琐青梅,些是香销风雨嵬。

无数红兰向身泻,谁知多折不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