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落日明孤塔,青山绕病身。


知君向西望,不愧塔中人。

竹杖芒鞋取次行,下临官道见人情。


天寒菽粟犹栖亩,日暮牛羊自入城。


沽酒独教陶令醉,题诗谁似皎公清。

古寺长廊院院行,此轩偏慰旅人情。


楚山西断如迎客,汴水南来故绕城。


路失玉钩芳草合,林亡白鹤古泉清。

淮阳千叶花,到此三百里。


城中众名园,栽接比桃李。


吾庐适新成,西有数畦地。

西轩素屏开白云,婆娑老桂依霜轮。


顾兔出走蟾蜍奔,河汉卷海机石蹲。


牵牛自载倚桂根,清风飒然吹四邻。

卞氏平日本富家,庭中怪石蹲麇麚。


子孙分散不复惜,排弃坑谷埋泥沙。


一株跃出随畚锸,知我开轩方种花。

平生江海志,岁暮僧庐中。


虚斋时独步,溯此西窗风。


初夏气未变,幽居念方冲。

诸葛经行有夕风,千秋天地几英雄。


吊古不须多感慨,人生半梦半醒中。

范公深忧天下日,仁祖爱民全盛年。


遗庙只今香火冷,时时风叶一骚然。

诏书忧民十六事,父老祝君一万年。


白发书生喜无寐,从今不仕可归田。

不须夜夜看太白,天地景气今如斯。


始行夷狄相攻策,可惜中原见事迟。

杨刘相倾建中乱,不待白首今同归。


只今将相须廉蔺,五月并门未解围。

皇家卜年过周历,变故未必非天仁。


东南鬼火成何事,终待胡锋作争臣。

莫嫌啖蔗佳境远,橄榄甜苦亦相并。


都将壮节供辛苦,准拟残年看太平。

瓦屋三间宽有馀,可怜小陆不同居。


易求苏子六国印,难觅河桥一字书。

小儒避贼南征日,皇帝行天第一春。


走到邓州无脚力,桃花初动雨留人。

千里空携一影来,白头更着乱蝉催。


书生身世今如此,倚遍周家十二槐。

开地临广衢,崇崇十馀亩。


新轩稍偏北,治圃亦西酉。


盎中植菡萏,水不过升斗。

飞乌欲下蟾生时,斜光冷魄常相随。


右山左水清洗目,虚檐曲槛生扬眉。


白鱼甘肥网可得,公酒美滑杯可持。

西轩无落晖,所赖西庭竹。


竹间有古叶,竹上有繁绿。


夜雨一洗梢,朝阳似晞沐。

我诚官局冷,终日事靡括。


每耽古人书,似与世俗阔。


同道三四人,来过慰饥渴。

吾轩今于水,吾居易为足。


谁与哦其间,风窗数竿竹。


虽无泉石清,尚不愧茅屋。

坐见沙头月,复怜衣上辉。


正如从我饮,还欲照君归。


相逐影徒是,共嗟欢已非。

绕栏种菊一齐芳,户牖轩窗总是香。


得意不能无兴咏,乐时况复遇丰穰。


深秋景物随宜好,向老筋骸粗且康。

登临传胜绝,怅息未成游。


山气高凌霁,湖光碧照秋。


烟疏茶灶迥,灯冷竹房幽。

出架蔷薇秀晚枝,雨馀屋角理蛛丝。


可怜一曲秋风地,万思千情斗入诗。

故人散尽独君存,风雨相逢海上村。


尊酒饮阑言不尽,更留余烛照黄昏。

白榆星底开红甲,珠树宫中长紫霄。


丹彩结心才辨质,碧枝抽叶乍成条。


羽衣道士偷玄圃,金简真人护玉苗。

旧榻处幽暗,耽睡固有因。


移之置西轩,轩制焕以新。


其地不函丈,虚明易知晨。

小园纡步玉堂阴,堂下花开白玉簪。


浥露余香犹带湿,出泥幽意敢辞深。


冰霜自与孤高色,风雨长怀采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