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昨宵风雨是重阳,满地黄花笑客忙。
飘泊遥怜知已在,登临谩逐野僧狂。
白衣负我东篱约,乌帽从渠短发苍。

黄童三尺世无双,笔头衮衮悬秋江。


不忧老子难为父,平生崛强今心降。


我来喜共阿戎语,应敌纵横如急雨。

安徐正静,其被节先肉。
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
右主位。

凡决物,必托于疑者。
善其用福,恶其用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
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

为人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
审得其情,乃立三仪。
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
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
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

摩者,揣之术也。
内符者,揣之主也。
用之有道,其道必隐。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
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
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
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计,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术;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
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
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
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
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
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
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昔寻李愿向盘谷,正见高崖巨壁争开张。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


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

湖共江宽更海宽,遥天纵玩复横观。


雅知山对吟肩瘦,未怯霜欺醉面寒。


感召丰登饶粒食,抚摩瘦敝起雕残。

泰伯封疆四望宽,胜将吴越旧书观。


苎罗山下春才到,麋鹿台边沼已寒。


不有采香专怙宠,可能尝胆便除残。

抖擞羁怀强自宽,时登吴阜一闲观。


陆机不作莼羹在,雷焕无踪剑气寒。


倏忽池台荒草合,等闲歌舞落花残。

太行荆浩之乡里,佳处立参仍坐倚。


崖树涧石皆写真,想见含毫吮沁水。


当年自号洪谷子,画成署名细如蚁。

眼底胸中稍放宽,超然何肯惑荣观。


馀年早已知天命,古道谁堪共岁寒。


驿使寄梅心独远,禅师分芋口无残。

极目无穷六合宽,仰天如以浑仪观。


日躔箕斗逢长至,月宿奎娄届大寒。


肘后方多难却老,杯中物到莫留残。

情知新国用刑宽,坐致湖山复旧观。


浙右谁非三世宦,江南终不十分寒。


钱王陌上花犹好,苏小门前柳未残。

荡荡天宽眼亦宽,区区笑尔井中观。


帆来狗国毛人远,楼倚牛郎织女寒。


迅速年华榆燧改,槁枯世味蔗滓残。

一锥无地百弓宽,万事须分两眼观。


仙子楼居凌倒景,野人卉服耐奇寒。


金钗玉斝春帷满,黄卷青灯晓漏残。

梯天直上俯平宽,故国繁华尚可观。


西子有船春色去,伍员无庙暮涛寒。


九原事往人难问,四序功成岁又残。

三吴百越楚天宽,不厌登临不厌观。


画舫红桥随处有,丹楼碧宇倚空寒。


梅边吟思春光早,雁外归心夕照残。

落木萧萧泽国宽,偶舒岩啸纵川观。


六鳌海阔征帆远,万象天低步屧寒。


旅泊馀生箪食菲,宦游旧味瓮齑残。

鹘飞欲没海天宽,万动盈虚静处观。


一画微阳迎日至,九畴休徵验时寒。


世间劫火灰何限,物外仙棋局未残。

诗眼书胸碧宙宽,暮天摇落纵遐观。


霜明枫叶红于染,春点梅梢玉不寒。


北望遥迎书雁至,南烹屡餍鲙鱼残。

少谷子在武夷之山,二十抱策叩燕关。
朝排阊阖暮湖海,九霄万里身翻攀。


岂徒声名冠帝里,要使踪迹穷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