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太常楼船声嗷嘈,问兵刮寇趋下牢。


牧出令奔飞百艘,猛蛟突兽纷腾逃。


白帝寒城驻锦袍,玄冬示我胡国刀。

赵公饮器魏府藏,我思两公爱甘棠。


惟魏子孙实无斁,敬奉其盈如升克。

珍重东台老,英声旧所闻。


能怀吐哺意,岂但枉书勤。


得士看如许,持心定不群。

之子论交久,深衷两自知。


提携方有赖,离索遽成悲。


圣处应无数,书来肯见私。

眼里纷纷不要同,从教三径满蒿蓬。


肯来与子谈周易,此去何人识魏公。


家近星辰双阙北,身居烟浪五湖东。

公暇频陪尘外游,朝天仍得送行舟。


轩车更共入山脚,旌旆且从留渡头。


精舍泉声清㶁㶁,高林云色淡悠悠。

惜身顾影世滔滔,叹息斯人振古豪。


中垒老犹献封事,三闾去尚作离骚。


无金可遗贫如故,加璧难招节更高。

忆昔并居封驳地,相期叶力共推车。


惯看东阁批黄敕,同向南衙沮白麻。


高兴竟归安石墅,大疑犹访魏舒家。

丙午遭逢瑟改调,先皇记忆忝弓招。


明扬虽曰由师锡,密启端因侍燕朝。


早识武侯比龙凤,晚为公旦序鸱鸮。

自是乾坤间气生,吾犹识此万人英。


博求骏骨千金致,忽割牛心四座惊。


古有诗人悼房琯,今无壮士哭田横。

出为董统今韩范,入告忠嘉古卨夔。


白刃在前裹疮战,黄麻拜右掉头辞。


去犹耿耿心存阙,老尚堂堂表出师。

忆昔东淮羽檄驰,非公受钺国几危。


春潮全藉孤舟渡,厦屋曾将一木支。


著白接䍦麾猛将,坑红衲袄等婴儿。

粤从宣靖至炎兴,粉饰湖山苑圃增。


列圣久无师入洛,三京初有使朝陵。


摧锋指日酋传首,返旆终身气拂膺。

忆昔鹓行接武趋,与君肝胆素相孚。


孤忠不忍欺明主,健论真堪立懦夫。


公是意林曾续否,退之手注尚存无。

赵氏源流自副枢,至公清节亢门闾。


绪言犹接淳熙际,亲擢何惭庆历初。


班马定为廉吏传,韩欧无责谏臣书。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馀人以告。

今朝传出些修炼。
外把万缘锻炼。
炼过更宜重炼。

些儿微妙非常好。
猛焰里、自然芝草。
玉虎与金龙,密护三田宝。

当周急。
惯曾为侣偏怜客。
偏怜客。

万种全般教得人。
怎生教你绝心尘。
悟来方可得良因。

王孙朝谒去,功业叹流年。


强项今三已,栖迟未九迁。


笑谈曾击贼,谋略合临边。

飞鸿离鱼网,玉石有俱焚。


冥冥岂无志,鬼物妒玙璠。


今代赵广汉,谁欤哀王孙。

处林泉别有酒,卯按篇章。
二层楼饮玉浆。
里火生光。

赵公邀,吃水饭。
颗颗珍珠,料料灵芝蔓。
食就圆明生园苑。

晓传除命下明堂,西第停钟减舞行。


此去风棱归独坐,向来霜色满南床。


千乌旧是台城侣,一鹤居然御史装。

夕奉赐骸书,晨趋古兰若。


候舟少滞留,敛迹栖寂寞。


午景悬松杉,金紫忽萦络。

病起闲门日自长,晚云珍树郁苍苍。


驺呵并枉乌衣巷,簪盍聊呼白玉堂。


此别孤踪各朝野,只今何事不沧桑。

呜呼国再亡,其亡岂天作。


亡以一贼臣,仓皇弃君父。


半夜开国门,三宫不遑顾。

淝水风声欲破苻,文城雪意趁禽吴。


诗筒拟醉玉跳脱,捷羽已飞金仆姑。


剡曲但能乘兴逸,灞桥仅不负诗癯。

赵公子,千人英。
读书万卷愁无成,负此长身九尺如长城。


雪芙蓉,玉青骢,我将挟尔成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