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楚乡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


草色连云人去住,水纹如縠燕差池。


朱轮尚忆群飞雉,青绶初县左顾龟。

常时并冕奉天颜,委佩低簪彩仗间。


今日独来张乐地,万重云水望桥山。

自到山阳不许辞,高斋日夜有佳期。


管弦正合看书院,语笑方酣各咏诗。


银汉雪晴褰翠幕,清淮月影落金卮。

城楼四望出风尘,见尽关西渭北春。


百二山河雄上国,一双旌旆委名臣。


壁中今日题诗处,天上同时草诏人。

昔日股肱守,朱轮兹地游。


繁华日已谢,章句此空留。


蔓草佳城闭,故林棠树秋。

远守宦情薄,故人书信来。


共曾花下别,今独雪中回。


纸尾得新什,眉头还暂开。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驰道当河陕,陈诗问国风。


川原三晋别,襟带两京同。


后殿函关尽,前旌阙塞通。

过水穿山前去也,吟诗约句千馀。
淮波寒重雨疏疏。
烟笼滩上鹭,人买就船鱼。

十年才一觉,东华梦、依旧五云高。
忆雉尾春移,催吟芍药,魑头晚直,待赐樱桃。
天颜近,帐前兮玉弝,鞍侧委珠袍。

丈夫正多念,老大自不安。


居家不能乐,忽忽思中原。


慨然弃乡庐,劫劫道路间。

我船缓而西,君船迅而东。


缓迅各所尚,不意中路逢。


骥马方腾云,野鹤还就笼。

高城欲去更徘徊,病眼登临强一开。


风物尽为愁里景,山川疑是梦中来。


此身双鬓何劳白,未老尘心可得灰。

紫蟹双螯荐客盘,倾来不觉酒壶乾。


雨多泽国蒲鱼美,秋至楚天风露寒。


老去论交嗟我晚,尊前一笑忆君欢。

二年海角寄东城,岁久移居亦有情。


去路山川嗟我远,旧时风月为谁清。


一廛受地今难继,三径怀归久欲耕。

萧萧晚雨向风斜,村远荒凉三四家。


野色连云迷稼穑,秋声催晓起蒹葭。


愁如夜月长随客,身似飞鸿不记家。

少年居士正安禅,法是怀公门下传。


已解出尘金里矿,何妨离欲火中莲。


苦心参道嗟予晚,极口随机恃子怜。

生涯飘泊一航轻,浩荡晴川送我行。


北望山川连海远,南来风月近淮清。


人家稻熟丰年满,泽国天高秋意生。

萧萧柳岸野风秋,虹挂前山晚雨收。


回首孤城空绿树,满川斜日放归舟。


年来双泪供愁尽,去去劳生几日休。

迂疏怀抱独君知,杖拂亲依即我师。


一句未能参妙道,数篇空复寄新诗。


子方奋迅云间翮,我厌追随世上儿。

野桥田径滑,官路柳条新。


流水伴丽日,野花留晚春。


点空知去翼,冲绿有归人。

漠漠轻花著早桐,客瓯饧粥对禺中。


遥知阙下颁新火,百炬青烟出汉宫。

寒云连雁古长洲,萍梗微踪此水头。


幸尔相逢风雨里,他人无限往来舟。


远游不尽江湖话,多病还惊霜露秋。

一出芦沟迹渐遥,当年从此上云霄。


重来恰是回头路,欲去还同拗项桥。


敢以身微忘恋阙,或凭政最更登朝。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


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


树古棠阴在,耕馀让畔空。

适意无南北,相逢江海边。


乡关千里外,风雨一灯前。


呼酒吾同醉,论文子独贤。

山人到家仅四壁,山人出门无一钱。


岑参我兄常建弟,安能改弦媚少年。


长安笔耕何限子,时清不夺朱门权。

台阁频年秉化钧,俱将谟训比丝纶。


鸿逵夙表仪端羽,骊海偏婴颔下鳞。


两诏中兴光日月,千秋顾命见君臣。

汝自舆司马,忧时涕泪悬。


宸枫九地隔,疏草万人传。


天意存孤直,臣心转更坚。

饱经忧患莫如吾,暮景馀生寄一桴。


独子相从来瘴海,岂知还得共归途。


应观天下奇男子,解笑人间浅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