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蛮府参军鬓发苍,自调欸乃答渔郎。


从今诗律应超脱,新吸潇湘入肺肠。

去年冬至投僧寺,今岁阳生宿店家。


独夜无人堪晤语,青灯相对结寒花。

少陵阻水诗难继,子厚游山记绝工。


断璧残圭零落尽,新碑无数满湘中。

贾生废宅草芊芊,路出长沙一怅然。


今日洛阳归不得,招魂合在楚江边。

独醒公子去沉湘,未识人间有醉乡。


酒与离骚难捏合,不如痛饮是单方。

过了衡阳雁北回,乡书迢递托谁哉。


岳山石鼓皆辞去,惟有湘江作伴来。

一舍常分作两程,雪鞭两袖少逢晴。


平生不识终南径,来傍湖南堠子行。

傩鼓鼕鼕匝庙门,可怜楚俗至今存。


屈原章句无人诵,别有山歌侑桂尊。

败絮龙钟拥病身,十分寒事在湘滨。


若非野店黏官历,不记今朝是立春。

种竹成林橘满园,牛归童子掩篱门。


主人虽不知名氏,想见孤高可与言。

昨过知岑寂,重来况雪天。


人居鸡栅里,路在鸟巢边。


草市开还闭,茅山断复连。

才入仙霞路,重裘尚不支。


居人收桕实,客子办梅诗。


地湿然萁坐,霜寒隔被知。

【其一】


路滑霜浓唤起前,老来离绪尚缠绵。


别般滋味分明是,旧梦勾回二十年。


【其二】


晨书瞑写细评论,诗律伤严敢市恩。

秋滩一望平,远远见山城。


落日啼乌桕,空林露寄生。


烧畬残火色,荡桨夜溪声。

西江江上月,远远照征衣。


夜色草中网,秋声林外机。


渚田牛路熟,石岸客船稀。

日落江村远,烟霞度几重。


问人孤驿路,驱马乱山峰。


夜入霜林火,寒生水寺钟。

羸骖驱野岸,山远路盘盘。


清露月华晓,碧江星影寒。


离群徒长泣,去国自加餐。

长安道上何沾巾,古时道行今时人。


不知寒暑与朝暮,车轮马迹常辚辚。


自是此土亦辛苦,雨作泥兮风为尘。

物理人情自可明,何尝戚戚向平生。


卷舒在我有成算,用舍随时无定名。


满目云山俱是乐,一毫荣辱不须惊。

十舍到商颜,虽遥不甚艰。


东西溯洛水,表里看秦山。


身在烟霞外,心存人子间。

云间双凤鸣,一去一归城。


鞍马朝天色,封章恋阙情。


日临宫树高,烟盖沙草平。

画鹢低飞湖水平,高低楼阁满稽城。


人游镜里山相照,鱼戏空中日共明。


尽是荷风香不断,忽逢溪雨气尤清。

记刘子,语我苏门山好。
更百泉、澄泓萧瑟,雷辊千尺银瀑。


乱松崖、经声夜落,古溪、樵风晨噭。

雄关上郡,看城根削铁,土花埋镞。
十月悲风如箭叫,此地人称钜鹿。
白浪轰豗,黄沙苍莽,霜蚀田夫屋。

登尉缭台,上三垂岗,伤如之何!忆谈兵说剑,才情磊落;投秦去魏,意气嵯峨。
我到中原,重寻旧迹,牧笛球风起夜波。
谁相问,纵残碑尚在,一半销磨。

峡劈成皋古郡,人杂猿猱过。
断崖怒走,苍龙立而卧。


此乃广武山乎?噫嚱古战场哉,悲来无那。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潦退蛟螭不可逃,溪潭清澈见秋毫。


欲霜日射西山赤,渐冷天腾北极高。


秀色更浓唯竹柏,孤根先动是蓬蒿。

原上烟芜淡复浓,寂寥佳节思无穷。


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


尽日解鞍山店雨,晚天回首酒旗风。

昨夕邮吏来,叩门致书函。


呼奴取以入,就火开其缄。


不疑赋长篇,发自燕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