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与君前后多迁谪,五度经过此路隅。


笑问中庭老桐树,这回归去免来无。

微之谪去千馀里,太白无来十一年。


今日见名如见面,尘埃壁上破窗前。

云雨三年别,风波万里行。


愁来正萧索,况见古人名。

百年村落半丘墟,垂老经过一柅车。


金石阙讹秦汉旧,山川胜绝晋唐馀。


醉题墨淡尘昏壁,诗社人亡泪溅裾。

绿绕青围古会稽,城东河上古招提。


巳公茅屋曾游处,渭北山人半醉题。


暂憩不妨停画楫,幽寻还得杖青藜。

忆过西州乐饮时,百车载酒万花围。


只言身外皆馀事,岂信人间有骇机。


雪鬓巳成新梦境,缁尘空化旧征衣。

窜逐穷荒与死期,饿唯蒿藿病无医。


怜君更抱重泉恨,不见崇山谪去时。

浐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


因知早贵兼才子,不得多时在世间。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百年风雨草苔昏,尚有当年墨法存。


只恐终随峄碑尽,西风吹烧满秋原。

元和伐蔡何危哉,朝廷百口无一谐。


盗伤中丞偶不死,利剑白日投天街。


裹疮入相议军旅,国火一再更檀槐。

三司副使不书前人名姓。
嘉祐五年,尚书户部员外郎吕君冲之,始稽之众史,而自李纮已上,至查道,得其名;自杨偕已上,得其官;自郭劝已下,又得其在事之岁时。
于是,书石而镵之东壁。

日华长在红尘外,春色全归绿树中。


花发鸟啼常走马,故人不见酒樽空。

崇宁天子开皇极,发挥神谟诏群辟。
十八学士天与力,攀鳞附凤才一日。


翰林尚书古遗直,不作三公奄窀穸。

野寺疏钟万木秋,偶寻题处认名侯。


官离南郡应闲暇,地胜东山想驻留。


百盏浓醪成别梦,两行垂露浣羁愁。

壁上栖鸦粉剥红,萍游无定得风同。


故人妙墨何人识,文豹依依雾雨中。

昔与南阳太守行,车骑休时访庭柏。


今来重看壁间题,太守已为泉下客。


独留清血是门人,怊怅便令生死隔。

遨头唱首各高深,才薄难披作赋襟。


已觉莺花成一梦,尚贪萤雪竞分阴。


即今空负台莱意,宿昔曾赓殿阁吟。

台荒屋老阅人深,拂拭留题重整襟。


科目一朝来券外,姓名三世在碑阴。


公孙晚岁叨明诏,裘氏当年费苦吟。

白袍昔纷纷,相与会东堂。


帝梧碧萧瑟,翔集皆鸾凰。


伊予素空疏,滥吹翰墨场。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
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

墨踪尘淡鬓华新,犹喜重来值故人。


二十二年如转目,洛阳不改旧时春。

岳前大队赴淮西,从此中原息鼓鼙。


石阙莫教苔藓上,分明认取晋公题。

七星化作七芙蓉,斗柄乃是玉屏峰。
中有夹天千尺峡,天开一罅烟重重。


振策飞厓同我友,摩挲怪石云濡手。

珠玉当年咳唾成,元刘何自敢齐名。


梦回云海西昆逮,春到江村北渚明。


谁为少陵偿酒债,更怜侯喜得诗声。

东坡渡海归,游此玉乳岩。
曾题数行字,鬼神护镌镵。


古人弃我去,留我题名处。

龙隐岩坳北宋碑,劳君远拓费毡椎。


边功一代归枢密,党祸千秋怨太师。


将相由来关大局,是非原不限当时。

太常旧得同科第,幕府今还次姓名。


作记马周文已赡,书丹程邈隶尤精。


定知二美能传久,从此三家觉转荣。

十二楼居五碧城,祠官多识汉名卿。


蓬莱仙客飞升早,不向丹台稍刻名。

方头路滑不可度,我来跨鹤御天风。


喷泉九月飞□冷,举袖擎天晓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