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枯槁形骸惟见耳,凋残鬓发只留须。


平生大节堪为底,今日灰心始见渠。

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


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


攀萝蹋危石,手足劳俯仰。

萧洒登山去,龙钟遇雨回。


磴危攀薜荔,石滑践莓苔。


袜污君相谑,鞋穿我自咍。

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


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


有松数十株,有竹千馀竿。

倚石攀箩歇病身,青筇竹仗白纱巾。


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


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


洒砌飞泉才有点,拂窗斜竹不成行。

四座且莫喧,愿听歌一言。


请说铜香炉,崔巍象南山。


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

香炉不铸石陶甄,鼻不闻香眼见烟。


上有文殊师利塔,好将一瓣此中燃。

云雷萦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


辛苦勒铭成底事,如今流落管烧香。

曾从炉鼎蹑天风,下数天南百二峰。


胜事纵为多病阻,幽怀还与故人同。


旌旗影动星辰北,鼓角声回沧海东。

铁铸小香炉,壁环平口铺。


麝焚葵叶大,兽啮竹根趺。


净几群书外,闲堂一物无。

远公不出山,坐受天龙供。


地祇敢爱宝,木石亲输送。


岩岩千年屋,山立屹不动。

常思峰顶叟,石窟土为床。


日日先见日,烟霞多异香。


冥心同槁木,扫雪带微阳。

求仙尚自隔蓬莱,仙子一双何事来。


解佩人间托流水,吹箫去路向瑶台。


望中海岛茫茫断,别后松花岁岁开。

香炉峰万仞,吾度鹊桥来。
明月随霜簟,天河接玉杯。
花间禹穴出,霞外赤城开。
主治
跌扑金刃伤损,罨之,止血生肌。
香炉岸,主疥疮。
记得天涯携手处。
梦逐征鸿,绕遍东华路。
梁燕可知人在否。
翠湿僧窗里,寒堆鸟道边。
静思寻去路,急绕落来泉。
暮雨开青壁,朝阳照紫烟。
庐山何处好,胜地有开先。
瀑水漱寒玉,香炉生紫烟。
紫霄长近日,黄石不知年。
庐峰三万丈,鸟道度嶙峋。
宿雨留前躅,清风绝后尘。
谁怜石楼客,同是玉阶人。
阒历烟岩古,琮琤雪涧横。
海潮秋八月,山雨夜三更。
肯作随流想,难忘漱石情。
石湖居士虞衡志,椰子之身本棕类。
叶间各结三四子,大者能容五升器。
初如青缬美少年,渐久渐黄坚且致。
香炉一峰绝,顶在寺门前。
尽是玲珑石,时生旦暮烟。
香炉复灵峡,信美且吾州。
伊昔投荒路,今看拥上游。
猿啼千嶂雨,枫落片帆秋。
平平艮岳黍离离,拾得龙眠洗玉池。
付与山僧作清供,兔毫深碗对吟诗。
飞流三百丈,日射碧琉璃。
一气何终极,淋漓自不知。
千尺飞萝手自援,鸣泉处处弄潺。
半峰栖雾逢僧湿,绝径穿云见虎闲。
岸帻正宜岩石上,褰衣时傍竹林间。
质为浮休弃,形惟好古宜。
埏陶异甓砾,香火近神祇。
冷暖非恒德,兴衰彼一时。
诗缘大雅成歌倾,器自良工得范模。
珍重星郎为寿意,更从兰省辍薰炉。
絺绣为章古法传,刺文肖象用功专。
他时携去伊川坞,欲并西方皤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