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此生念念浮云改,寄语长淮今好在。


故人宴坐虹梁南,新河巧出龟山背。


木鱼呼客振林莽,铁凤横空飞彩绘。

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

劝尔诸僧好护持,不须垂钓引青丝。


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龟之氛兮,不能云雨。


龟之蘖兮,不中梁柱。


龟之大兮,祗以奄鲁。

旧岁新年来往频,孤标数面便多情。


独将白发三千丈,上到瑶台十二层。


万里海风吹不动,半轮淮月为谁明。

龟山独出压淮流,宝塔仍居最上头。


银笔书空天作纸,玉龙拔地海成湫。


向来一厄遭群犬,挽以六丁兼万牛。

汴尾望龟山,人烟了可数。


长淮断日风,浩若千里阻。


舟无百石载,两腋忧双橹。

薄暮东风不满帆,迟迟未忍去淮南。


故园犹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


兰叶自供游女佩,芸编聊对故人谈。

春候半寒温,维舟淮上村。


长林补山豁,青草际潮痕。


久厌浮家役,重招去国魂。

再涉长淮水,惊呼十四年。


龟山老僧在,相见一茫然。


僧老不自知,我老私自怜。

南湾晚泊一徘徊,小径山间佛寺开。


石势向人森剑戟,滩光和月泻琼瑰。


每伤道路销时序,但屈心情入酒杯。

木枭枭兮苍山巅,回洑重深兮其下九渊。
东风歌兮春水舞,庭肃肃兮神来下。


神来下兮翠帷举,谷冥冥兮春山雨。

东风淮声鸣万鼓,山头孤塔藏烟雾。


一庵老宿何处峰,孤舟倦客沙边雨。


杨柳梢头春未多,白蘋汀下正沧波。

淮上风高寒日西,龟山岭下白云归。


游人苦憾日已晚,青山自与云为期。


轻舟渔子犯烟去,照水白鸥窥影飞。

日落龟山山更清,原头啼鸟已春声。


可怜山近不能到,尽日与山相对行。


云里人家自来往,天边楼阁远分明。

院静步柏影,庭虚闻塔铃。


连龛香惨淡,古榜金青荧。


山背负华殿,淮身朝广庭。

连山赴灵龟,石脚叠如积。


巍峨黄金刹,负此鳌背力。


孤舟系东风,淮雨暗春色。

淮流赴海何时穷,我生飘泊西复东。


山中老僧旧相识,惊我非复当时容。


三年历遍百忧患,迁就汲汲如飞鸿。

楚巫醉兮君不留,春风起兮木兰舟。
弭余楫兮饮君酒,君既不顾兮驾龙以出游。


凌九江兮勒沧海,万龙舞兮百灵会。

剃发多缘是代耕,好闻人死恶人生。


祇园说法无高下,尔辈何劳尚世情。

汲水添池活白莲,十千鬐鬣尽生天。


凡庸不识慈悲意,自葬江鱼入九泉。

修持百法过半百,日往月来心更坚。


床上水云随坐夏,林西山月伴行禅。


寒蜩远韵来窗里,白鸟斜行起砌边。

夕照衔半壁,烟霏淡横练。


呼风挂帆席,晚著淮东岸。


波流荡伏龟,山脚插秋汉。

我生秉孱弱,不能任耕桑。


居然消秫稻,何以酬旻苍。


星尽晨鸡鸣,东方生炯光。

佳晨何处泛花游,丞相筵开水上头。


双影旆摇山雨霁,一声歌动寺云秋。


林光静带高城晚,湖色寒分半槛流。

兹山信岑寂,阴崖积苍翠。


水石何必多,宛有千岩意。


孰知近人境,旦暮含佳气。

度险逢幽处,凭谁写壮怀。


连甍栖绝壁,孤塔表长淮。


地本吴枫接,山今禹绩皆。

秋雁去极浦,寒星落远山。


太虚混茫外,群动有无间。


中夜数声橹,孤舟何处还。

白塔摇摇波浪间,几多舟楫望禅关。


天边幡影因心动,堂上潮音到海还。


我拔一毛犹自苦,师除双臂信如闲。

濒海地三亩,连云厦数间。


龟山爱清碧,清碧爱龟山。


笠屐谁同往,江湖我自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