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钥

宋明州鄞县人,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愧主人。孝宗隆,兴元年进士。调温州教授。乾道间,以书状官从汪大猷使金,归撰《北行日录》。为敕令所删定官,修《淳熙法》。历太府、宗正寺丞,出知温州。光宗朝,擢起居郎兼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宁宗即位,...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万山四塞围平陆,大为关中次为蜀。
我生东南未曾到,蜀士游从闻颇熟。


自从襄阳上峻途,高欲登天下临谷。

五载杜门居海角,无复翻阶赋红药。


自怜荒径菊犹存,夕餐空待秋英落。


眼明喜见绿丛丛,始也抽苗今满握。

高氏在四明,于今为清门。


贰卿道素高,夫人德尤尊。


子弟尽恂恂,夫君更春温。

小阮幼钟爱,长乃遭百罹。


风木既深痛,棣华更缠悲。


所赖有吾子,独立守家规。

阿连生而秀,二亲所甚爱。


仲兄勤拊养,遇事辄加诲。


干蛊静而办,胸次无卑隘。

二公晚辞轩冕劳,两斋莫辨适与高。


尝登云山仰清献,平地著屋山周遭。


白头日过适斋下,钓游尚想随儿曹。

里闾讲棋社,大要率且真。


岂惟简苛礼,正欲聚首频。


向来赏花约,深恐负此春。

三槐诸孙有奇士,才高特未遇时尔。


作诗尤能备众体,短章大篇仍杂拟。


解纷使掉三寸舌,随陆苏张何足比。

来游大梅山,涉山知几重。


平行千仞冈,俯瞰他山峰。


一步一步高,势欲凌虚空。

庐山之高谁不识,欲识其真了难得。


往来山中最亲切,岭为横看峰是侧。


曾从彭蠡望山外,识得山南昧山北。

黎山千仞摩苍穹,颛颛独在大海中。


自从汉武置两郡,黎人始与南州通。


历历更革不胜计,唐设五筦如容邕。

潜虬拔地径夭矫,腾拿势出青云表。


为谁犹向此中蟠,坐阅春秋昏复晓。


团团高盖月轮平,矗矗苍丛众星小。

阿连少也爽,孤立生气燄。


壮年淬词锋,倾心事铅椠。


胶庠困齑盐,世科终稳占。

处则有超莲,出则将哦松。


眉宇无一尘,出处皆雍容。


君看妙莲华,本出污泥中。

君不见大鹏与鸒鸠,自适俱是逍遥游。
又不见大椿视朝菌,一修一短终期尽。


况乎秋豪为大泰山小,莫寿殇子彭为夭。

居山或称囚,得闲乃赋谪。


我方乐静退,来作三径客。


西山致朝爽,膏肓在泉石。

内弟幼而敏,抗志欲决科。


一行试曹掾,吏才犹患多。


谓当为时用,舌在如命何。

老我甘投闲,晏然十三秋。


兹来何所似,反衣狐白裘。


京尘素为缁,梦寐思首丘。

群贤俱诗豪,世代不同处。


安得寒林中,联镳睇相语。


谁欤创妙意,臭味无今古。

卢侯场屋声,天马腾渥洼。


残膏沾后人,奇芬吐天葩。


来踏九陌尘,去种河阳花。

游艺无小大,要皆知本原。


后人率意作,终当愧前贤。


老潘妙对胶,法从玉局传。

山高最难图,意足不待大。


尺楮眇千里,长江浸横翠。


画家杂云烟,惝恍徒意会。

天清无云秋气明,好风丛桂传芳馨。
乃于此时送君行,江空目短难为情。


蚤从两川驰大名,眉宇莹彻春壶冰。

夫君静而敏,人十己则千。


读破万卷书,操笔思涌泉。


古事与今事,一一探本源。

老坡送江直入海,君今归寻江之源。


外台去乡苦不远,为持使节临潼川。


君家家世四海闻,单于一问惊胡尘。

十五年前送别诗,道山持节向江西。


今年又见送公别,大天拥麾镇闽越。


向来惜别固已深,今日掺袪尤动心。

公家忠献公,勋名照穹壤。


南轩传圣学,后进斗山仰。


尚书天分高,百间真朗朗。

吾闻三峡江,湍流下无底。


吾闻岷峨山,耸秀且千里。


坤维气淑灵,所产多名士。

我朝衣冠盛,名家数三曾。


南丰暨赣川,后起参温陵。


迩来螺川族,骎骎著簪缨。

清朝重争臣,选取妙一世。


矫矫刘御史,一鹗胜百鸷。


顾瞻最有力,步武亦严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