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土室不堪处,其如瘴毒何。


莫年款段马,有愧少游多。

飞将无时命,庸奴有战勋。


谁怜老卫尉,身属大将军。

塞外传烽急,云中调守难。


谁为帝言者,白发老郎官。

绝漠功虽大,长城怨亦深。


但知伤地脉,不悟失人心。

太息臣无罪,胡为伏剑铓。


悲哉四十万,宁不诉苍苍。

说客为秦谍,君王信郭开。


向令名将在,兵得到丛台。

浪说三遗矢,犹堪一据鞍。


君王不自试,耳目信人难。

数战数败北,宁非将略疏。


收功一匕首,安用读兵书。

弃甲争先去,收兵殿后回。


但云马不进,应自圣门来。

当时三晋地,已有圣人生。


不晓河汾氏,为隋策太平。

新笺传后学,古训发先儒。


不拟狂年少,灯前骂老奴。

窃弓俱奋臂,窥鼎迭磨牙。


同姓馀中垒,昌言抑外家。

茂陵轻朴学,宽对乃忻然。


口谩谈三代,书才说一篇。

绾臧不自保,强致老先生。


鲁邸今朝罢,蒲轮昨日迎。

面折公孙子,堂堂负直声。


安知上前议,那复有黄生。

偶脱骊山厄,龙钟九十馀。


谁知汉掌故,传得不全书。

决去先生勇,怀安二子惭。


向令犹在坐,楚市赭衣三。

历历非诸子,骎骎及圣丘。


乃知焚籍相,亦自有源流。

太公辅西伯,严子客东京。


独有汾亭者,无人得姓名。

采药栖迟稳,燃萁篡夺危。


景升不爱子,却念德公儿。

肃宗汉明主,犹恶五噫诗。


一旦拂衣去,世人那得知。

幸自沉冥去,无端物色求。


蓑衣亦堪钓,何必被羊裘。

尚恐公污我,何妨史失名。


深衣与短制,同召不同行。

去避坑焚祸,来成羽翼功。


留侯不自语,驱使紫芝翁。

上古闻巢父,衰周有楚狂。


由来豪杰士,不必待文王。

客云自孔氏,不觉喜逢迎。


止宿见二子,孰云无世情。

皇皇问津者,藐藐耦耕人。


不识吾夫子,宁非古逸民。

一闻尧禅后,洗耳急归休。


邻叟嫌泉浊,牵牛饮下流。

城去曾联疏,宣收亦举幡。


向令无太学,安得有何蕃。

唐德虽中否,犹能愧畔臣。


尽驱污贼者,往拜诈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