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


况复情所钟,感概萃中年。



正赖丝与竹,陶写有馀欢。

龙节对持真可爱,雁行相接更堪夸。


两川风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属一家。


鲁卫定知连气色,潘杨亦觉有光华。

东家云出岫,西家笼半山。


西家泉落涧,东家鸣佩环。


相对篱数掩,各有茆三间。

贪看西南一面山,不知信步到陈湾。


未言散释经旬病,且要消磨半日闲。


蔬垄过寒常郁郁,鸟声迎暖已关关。

堤远沙平草色匀,新晴喜得自由身。


芋羹豆饭家家乐,桑眼榆条物物春。


野店茶香迎倦客,市街犬熟傍行人。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天皇开四极,便有东西道。


万古阅行人,行人几人老。


顾我倦行者,息阴何不早?


少壮尘事多,那言壮年好。

陇东流水向东流,不肯相随过陇头。


只有月明西海上,伴人征戍替人愁。

陇西流水向西流,自古相传到此愁。


添却征人无限泪,怪来呜咽已千秋。

出西门,眺云间,


挥斤扶木坠虞泉。


信道人,鉴徂川,


思乐暂舍誓不旋。


闵九九,伤牛山,


宿心载违徒昔言。

传道临春昔丽华,不从陈帝入隋家。


独将亡国千年恨,留下双颦寄岸花。

莫恨当初画得偏,却因偏处反成妍。


喜来舒展愁来蹙,各样娇饶更可怜。

二梁双黛点东西,牛渚看来活底眉。


阿敞画时微失手,一眉高著一眉低。

为爱淮中掌似平,忽逢巨浸却心惊。


怪来万顷不生浪,冻合五湖都是冰。


碧玉湖宽容我到,白银地滑没人行。

因时省风俗,布惠迨高年。


建隼出浔阳,整驾游山川。


白云敛晴壑,群峰列遥天。

北骑与南舟,山川非壮游。
东迎又西送,日月老宾从。


弧矢生而为男子,东西南北四方事。

犀箸金盘不暇尝,更须石上捣黄粱。


数钱未免河东旧,不识前朝大练光。

亲祀甘泉岁一终,属车徐动不惊风。


宓妃何预词臣事,指点讥呵豹尾中。

山北东西寺,高人永远师。


来游亦前定,回首独移时。


社散白莲尽,山空玄鹤悲。

出西门,望天庭。
阳谷既虚崦嵫盈。


感朝露,悲人生。

游人别,一东复一西。
出门相背两不返,惟信车轮与马蹄。


道路悠悠不知处,山高海阔谁辛苦。

水尔何如此,区区矻矻流。


墙墙边沥沥,砌砌下啾啾。


味不卑于乳,声常占得秋。

云水夹双刹,遥疑涌平陂。


入门见藏山,元化何由窥。


曳组探诡怪,停骢访幽奇。

良夜徂,皑光盈,东方历历白日生。


酌醇酒,吹华笙,阅世迢迢心不惊。


发清讴,荡闲情,九州万年谁相撄。

宣南士夫迹已扫,内城暴贵多朱门。


苓通更帝局翻覆,朝来夕窜今几存。


飘摇风雨野鸟入,啄食遗子声暗吞。

东西两潮水,各向一川平。


不作淄渑异,还疑谷洛争。


双龙骄欲斗,万马怒俱鸣。

东梁与西梁,髵䰄双虎头。


可怜长江水,分作川字流。

旧识何家山大小,渐来并作一山深。


主人称病掩关卧,园子偷闲无处寻。


堕石将藤全失径,窥阶迸笋别成林。

迂疏又复谪南州,假道江山得胜游。


杖履欣逢长者辙,笑谈同访远公流。


风摇杉桧惊寒梦,烟锁峰岚绕翠楼。

山寒寻未得,一树忽临溪。


光透松间雪,香生石上泥。


莺声留客久,鹭影逐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