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种木二十年,手开南野荒。


苒苒新岁月,依依旧林塘。


污莱擅下湿,岑蔚骄众芳。

春事日以阑,暑阴正清美。


拖筇入林下,秀绿照衣袂。


卢橘梅子黄,樱桃桑椹紫。

白葛乌纱称老农,溪南溪北水车风。


稻头的皪粘朝露,步入明珠翠网中。

霜风几夕报初寒,蟋蟀归来已四迁。


旧物有毡眠软暖,讲堂逢鳝馈新鲜。


功名久已遗清老,征戍何由及晚年。

水绿鸥边涨,天青雁外晴。


柳堤随草远,麦陇带桑平。


白道吴新郭,苍烟越故城。

节物闲门里,人情老境中。


雁声凌急雨,灯影战斜风。


糟䤑新醅白,柴锥软火红。

岁稔斋铃阒,年深屋塈摧。


狸争雷瓦过,蚁化雨窗来。


尽日风常籁,无时地不梅。

埂外新陂绿,冈头宿烧红。


裹鱼蒸菜把,馈鸭锁筠笼。


酒侣晨相命,歌场夜不空。

陇麦欣欣绿,山桃寂寂红。


帆边渔蕝浪,木末酒旗风。


信步随芳草,迷途问小童。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鹭窥芦箔水,乌啄纸钱风。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江月清光冷,波亭夜色奇。


流萤翻露草,倦鹊绕风枝。


素魄不长满,故人频语离。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西风吹得闲云去,飞出烂银盘。
桐阴淡淡,荷香冉冉,桂影团团。


鸿都人远,霓裳露冷,鹤羽天宽。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涨水东流满眼黄,泊舟高舍更情伤。


一川木叶明秋序,两岸人家共夕阳。


乱后江山元历历,世间歧路极茫茫。

留侯辟谷年,汉鼎无馀功。


子真策不售,脱迹市门中。


神仙非异人,由来本英雄。

城西望城南,十日九相隔。


何如三枝杖,共踏江上石。


门前流水过,春意满渠碧。

再来生白发,重见邓州春。


依旧城西路,桃花不记人。


卜居得穷巷,日色满窗新。

卖舟作归计,竹篮稳如舟。


雾收青皋湿,行路当春游。


老马不自知,意欲踏九州。

孙子白木杖,富子黑油笠。


我独白竹篮,差池复相及。


夕阳桥边画,岸帻归云急。

诸葛经行有夕风,千秋天地几英雄。


吊古不须多感慨,人生半梦半醒中。

范公深忧天下日,仁祖爱民全盛年。


遗庙只今香火冷,时时风叶一骚然。

诏书忧民十六事,父老祝君一万年。


白发书生喜无寐,从今不仕可归田。

不须夜夜看太白,天地景气今如斯。


始行夷狄相攻策,可惜中原见事迟。

杨刘相倾建中乱,不待白首今同归。


只今将相须廉蔺,五月并门未解围。

皇家卜年过周历,变故未必非天仁。


东南鬼火成何事,终待胡锋作争臣。

莫嫌啖蔗佳境远,橄榄甜苦亦相并。


都将壮节供辛苦,准拟残年看太平。

瓦屋三间宽有馀,可怜小陆不同居。


易求苏子六国印,难觅河桥一字书。

小儒避贼南征日,皇帝行天第一春。


走到邓州无脚力,桃花初动雨留人。

临老伤行役,篮舆岁月奔。


客愁无处避,世事不堪论。


白道含秋色,青山带雨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