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函右表地灵,天京萃人杰。


英英李夫子,徙豪自先哲。


三藉方朔余,七工枚生发。

十年不还乡,儿女日夜长。


岂惟催老大,渐复成雕丧。


每闻耆旧亡,涕泣声辄放。

边城岁暮多风雪,强压春醪与君别。
玉帐夜谈霜月苦,铁骑晓出水河裂。

断蓬飞叶卷黄沙,只有千林䰒松花。

与子甥舅氏,摧颓各苍颜。


并为东诸侯,长此佳江山。


寒松无时花,安得插髻鬟。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独上百尺楼,目穷思亦愁。


初日遍露草,野田荒悠悠。


尘息长道白,林清宿烟收。

前者匆匆襆被行,十年憔悴到京城。


南宫旧吏来相问,何处淹留白发生。

始吾泊棠阴,三子不在舟。


今当舍之去,三子还远游。


茫然千里水,今见荻花洲。

季子将北征,貂裘解亭皋。


使君拥鸣驺,出饯载酒醪。


作诗宠行色,坐客多贤豪。

泊船棠阴下,滩水清且浅。


回首望孤城,浮云一何缅。


久留非吾意,欲去犹缱绻。

畏人重禄难堪忍,阅世浮云易变迁。


徐步当车饥当肉,锄头为枕草为毡。


原无马上封侯骨,安用人间使鬼钱。

丁未同升乡里贤,别离寒暑未推迁。


萧条羁旅深穷巷,蚤晚声名上细毡。


碧嶂清江原有宅,白鱼黄雀不论钱。

看除日月坐中铨,一岁应无官九迁。


葱韭盈盘市门食,诗书满枕客床毡。


留连节物孤朋酒,恼乱邻翁谒子钱。

薄宦晨昏阙,尊尊义取斯。


穷愁年貌改,寂历尔胡为。


不谄词多忤,无容礼益卑。

翠微山者,有籍于朝,有闻于朝,忽然慕小,感慨慕高,隐者之所居也。


山高可六七里,近京之山,此为高矣。
不绝高,不敢绝高,以俯临京师也。

春梦撩天笔一枝,梦中伤骨醒难支。


今年烧梦先烧笔,检点青天白昼诗。

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清深不自持。


洗尽狂名消尽想,本无一字是吾师。

东抹西涂迫半生,中年何故避声名。


才流百辈无餐饭,忽动慈悲不与争。

楼阁参差未上灯,菰芦深处有人行。


凭君且莫登高望,忽忽中原暮霭生。

交臂神峰未一登,梦吞丹篆亦何曾。


丈夫三十愧前辈,识字游山两不能。

荷叶粘天玉蝀桥,万重金碧影如潮。


功成倘赐移家住,何必湖山理故箫。

万柳堂前一柳无,词流散尽散樵苏。


山东不少升平相,为溯前茅冯益都。

偶赋山川行路难,浮名十载避诗坛。


贵人相讯劳相护,莫作人间清议看。

十年提倡受恩身,惨绿年华记忆真。


江左名场前辈在,敢将名氏厕陈人。

昨日相逢刘礼部,高言大句快无加。


从君烧尽虫鱼学,甘作东京卖饼家。

庞眉名与段公齐,一脉东原高第题。


回首外家书帙散,大儒门祚古难跻。

手种江山千树花,今年负杀武陵霞。


梦中自怯才情减,醒又缠绵感岁华。

情多处处有悲欢,何必沧桑始浩叹。


昨过城西晒书地,蠹鱼无数讯平安。

文格渐卑庸福近,不知庸福究何如。


常州庄四能怜我,劝我狂删乙丙书。

少小无端爱令名,也无学术误苍生。


白云一笑懒如此,忽遇天风吹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