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离甫尔。
荏冉回周。
怀风感迁。
用舍谁阶,宾名相传。
秘丘发轸,千里知贤。
抚翼宰朝,翰飞戚蕃。
昔闻兰金,载美典经。
曾是朋从,契合性情。
我违志概,显藏无成。
伊昔昆弟,敦好闾里。
我暨我友,均尚同耻。
仰仪前修,绸缪儒史。
憩凤于林,养龙在泉。
舍潜就跃,假云翔天。
餁以味变,台以明宣。
晚节从卑秩,岐路良非一。
既闻持两端,复见挟三术。
木瓜诚有报,玉楮论无实。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
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
脉不病,虽瘠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叶叶浓愁寸寸阴,碧云天末澹疏吟。
年时忆听同峰雨,人与芭蕉一样心。
枣花帘额暝烟低,清绝疏寮见旧题。
满径苔□人迹少,仙禽□过竹枝西。
雨过空亭听乱流,无人渔钓鉴湖秋。
晚风夕照闲如洗,明月依稀上白头。
扁舟载得秋多少,荡过闲云又荡风。
曾记荻花枫叶外,斜阳输我醉颜红。
爱掬溪泉浣砚尘,溪花俱晕墨痕春。
可知真砚何曾损,七客于中认主宾。
攓云一径澹风漪,翠筱萧萧冷砚池。
便仿宋书佥片瓦,官私不许怒蛙知。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一峰忽被云偷去,留得峥嵘半截青。
正是山花最闹时,浓浓淡淡未离披。
映山红与昭亭紫,挽住行人赠一枝。
携家满路踏春华,儿女欣欣不忆家。
骑吏也忘行役苦,一人人插一枝花。
建隆家业大于天,庆历春风一万年。
廊庙谋谟出童蔡,笑谈京洛博幽燕。
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前。
天将天堑护吴天,不数殽函百二关。
万里银河泻琼海,一双玉塔表金山。
旌旗隔岸淮南近,鼓角吹霜塞北闲。
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老去情怀已不胜,愁边灾患更相仍。
胸中莫著伤心事,东处销时西处生。
澹天薄日倦春游,苍桧丛篁引径幽。
忽有小风人未觉,荠花无数总摇头。
人静更深丈室虚,欲眠聊复小踟蹰。
竹床最冷也成热,羽扇不凉差胜无。
斜斜花影欲愁予,唧唧虫声亦爱渠。
月与诗人元不薄,侬于欢伯未应疏。
坐久轻云次第开,月光飞入酒杯来。
今宵只有半边月,一半桂枝何处栽。
月初生处薄云生,到得云销月政明。
两处打更如一处,二更还作四更声。
一年遇暑一番愁,六月梢时七月头。
今夕追凉还得热,何时遇夏却逢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