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贵人金多身复闲,争买书画不计钱。


已将铁石充逸少,更补朱繇为道玄。


烟薰屋漏装玉轴,鹿皮苍璧知谁贤。

江边阵马走千峰,问讯方知冀北空。


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


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

玉堂清冷不成眠,伴直难呼孟浩然。


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


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

渊明形神自我,乐天身心相物。


而今月下三人,他日当成几佛。

脱略看时辈,诸君等发蒙。


董狐常直笔,汲黯少居中。


鵩入迁臣舍,乌号厌世弓。

我有一池水,蒲苇生其间。


虫鱼沸相嚼,日夜不得闲。


我初往观之,其后益不观。

晋人目二子,其犹吹一吷。
区区自其下,顾肯挂牙舌。


春秋书王法,不诛其人身。

河图三画已剩却,尧典万言犹欠著。
向来潜圣天何言,六经非渠一手作。


杏花坛下拨不开,天公更遣麒麟催。

平叔曾过魏秀才,何如老子致元台。


苍松翠竹青苔径,也不传呼宰相来。

贫里烦君特地过,金襕谁与换鱼蓑。


它年云水经行遍,佛法元来本不多。

闻说当机百念休,区区何更苦营求。


早知名教无穷乐,陋巷箪瓢也自由。

吟馀忽自笑,老矣方好弄。


慨然思古人,尺璧寸阴重。

隐几对寒碧,忘言心自闲。


岂知宜寂士,灭迹青峰间。

一水渺空阔,群山中接连。


寒阴白雾涌,飞度碧峰前。

晴窗出寸碧,倒影媚中川。


云气一吞吐,湖江心渺然。

杜二已无黄九去,长歌大字落江山。


百年风物今何似,春水晚烟飞白鹇。

东坡自作苍苍石,留取长松待伯时。


只有两人嫌未足,更收前世杜陵诗。

同是清都紫府仙,帝教弹压楚山川。


星躔错落珠连纬,岳镇岧峣柱倚天。


宫羽在县金奏合,骅骝参队宝花鲜。

君自万里回,遂成万里集。


其诗二百篇,文字必已立。


定应侔前人,未尝有蹈袭。

奏篇久矣彻凝旒,谁信栖栖负笈游。


新义书之于简策,微辞知我者春秋。


即今未劝迩英讲,他日应烦掌故求。

琅菜来从若木边,非膏非沐绿宛延。


玉盘委积羞佳客,不是陶家无馔钱。

金阙银城仙客居,欲传消息问麻姑。


蓬莱无物堪为信,剪寄苍龙一握须。

万古风涛浸石岩,老苔垂足细䰐鬖。


传闻海底珠无数,何事从来散不簪。

道人幽吟岩壑底,伴晓猿啼秋鹤唳。
自陶情性乐天真,一心不作求名计。


一朝邂逅杨东山,诗声扬扬满世间。

都来五十有六字,写出山林无限奇。


当日所题何处景,只今但见后湖诗。


一言一语堪传世,某水某丘仍属谁。

妙甚丹青手,能移造化功。


三川山水国,半幅画图中。


玉局人何在,铜梁路可通。

先生有亭宜四时,乃使寓安名似宜。


寓安口诺心未肯,更欲老翁聊决疑。


老翁百事尽称好,一生和罗常作椎。

早缘文字得声名,佳句流传尽可称。


读到青蒲当日疏,其他犹可是难能。

千古风流挽不回,满山秋叶寄馀哀。


奏璈人去今何在,谁酿黄柑荐一杯。

吹尽青丝两鬓华,旋裁林下老生涯。


已携斋钵分僧饭,更炷香云礼佛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