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

淋漓牛酒起樯干,健橹飞如插羽翰。


破浪乘风千里快,开头击鼓万人看。


鹊声不断朝阳出,旗脚微舒宿雨干。

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


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


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

小雨初收云未归,吾行迨及晚秋时。


寒沙新雁无人问,露井残桐有客悲。


征袂拂霜晨唤马,驿窗剪烛夜题诗。

白珪尚可磨,斯言易为缁。


遂抱中孚爻,犹劳贝锦诗。


寸心若不亮,微命察如丝。

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与子别山阿,含酸赴修畛。


中流袂就判,欲去情不忍。

述职期阑暑,理棹变金素。


秋岸澄夕阴,火旻团朝露。


辛苦谁为情,游子值颓暮。

昔岁尝陈力,中年退屏居。


承颜方弄鸟,放性或观鱼。


曾是安疵拙,诚非议卷舒。

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


正尔可嘉处,胡为无赏心。


我由不忍别,物亦有缘侵。

日夜乡山远,秋风复此时。

旧闻胡马思,今听楚猿悲。

念别朝昏苦,怀归岁月迟。

按节辞黄阁,登坛恋赤墀。


衔恩期报主,授律远行师。


野鹊迎金印,郊云拂画旗。

一春长是怨春迟,过却春光总不知。


已负海棠桃李了,再三莫更负酴醾。

尘世何曾识桂林,花仙夜入广寒深。


移将天上众香国,寄在梢头一粟金。


露下风高月当户,梦回酒醒客闻砧。

可笑诗人山泽臞,平生枯淡不敷腴。


已搜杞菊到诒厥,绝与木犀亲友于。


挼入杯中金粟走,满浇天上桂华孤。

排日上牙牌,记花先后开。


看花不子细,过了却重回。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胡风刮地起黄沙,三月长安不见花。


却忆故乡风景好,樱桃初熟正还家。

白河流水日汤汤,直到天津接海洋。


我欲乘舟从此去,明朝便拟到家乡。

秋晴卷流潦,古汴日向乾。


扁舟久不解,畏此行路难。


此行亦不远,世故方如山。

放舟沫江滨,往意念荆楚。


击鼓树两旗,势如远征戍。


纷纷上船人,橹急不容语。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

桂林独宜人,无瘴古所传。


北客守炎官,恃此以泰然。


堂高惬宴坐,讼简容佳眠。

病瘦那临镜,清虚欲衣绵。


舂粮三月外,伏枕一秋偏。


吉日将行色,殊方或胜缘。

家托舟航千里速,心期京国十年还。


乌牛山下水如箭,忽失峨眉枕席间。

维舟沔南岸,置酒岘山堂。


入坐松雨湿,吹衣水风凉。


烟岭火明灭,秋湍声激扬。

亭亭远山色,入我船窗来。


斗语虽不竞,那无酒一杯。

馀生幸尔脱垂涎,鸡肋安能拒老拳。


万里得归辞瘴海,三年奔命厌征轩。


采薇散发嵇中散,开灶烧丹葛稚川。

梦中曾过鬼门关,敢冀君恩听北还。


父子相随幸良厚,仆奴半死涕空潸。


风烟萧瑟黄茅瘴,山路崎岖赤脚蛮。

天晓滁阳望,苍茫大野开。


风威肃人马,烟色惨墩台。


慷慨无衣赋,艰虞不世才。

九龙朝发起程初,甘泽滂然洒路衢。


敢倦征途泥没踝,且观嘉谷秀垂珠。


高原直泻波头恶,弊伞平穿阵势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