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愁剧意模糊。
粽子还能益智无。
且碾朱砂浮药玉,胡卢。
游屐息春忙。
着雨幽墀似曲塘。
砌外三桐层碧引,过墙。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


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


谏苑君方续承业,醉乡我欲访无功。

孟夏清和月,东都闲散官。


体中无病痛,眼下未饥寒。


世事闻常闷,交游见即欢。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雨霁逢初夏,胡床荫绿槐。


半酣方嵬峨,假寐忽咍台。


小穗闲簪麦,微酸细嚼梅。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松棚黯黯接虚堂,扫地烧香旋置床。


密叶留花供浅酌,断云障日作微凉。


高城薄暮闻吹角,小市丰年有戏场。

小砚孤吟恐作愁,长堤曳杖且闲游。


破云山踊千螺翠,经雨波涵一镜秋。


粔籹青红村步市,阑干高下寺家楼。

新绿阴中燕子飞,数家烟火自相依。


童夸犊健浮溪过,妇闵蚕饥负叶归。


地暖小畦花汞长,泥融幽径药苗肥。

野水枫林久寄家,惯将枯淡作生涯。

小楼有月听吹笛,深院无风看硙茶。

静岸葛巾穿荟蔚,闲拖筇杖入谽谺。

路缭长堤北,家居小市西。


陂塘晨饮犊,门巷午鸣鸡。


妇喜蚕三幼,儿夸雨一犁。

川云漠漠雨冥冥,浊酒闲倾不满瓶。


蚕簇尚寒忧茧薄,稻陂初满喜秧青。


王师护塞方屯甲,亲诏忧民已放丁。

云液初篘小瓮香,风漪乍展北窗凉。


巢乾燕乳虫供哺,花过蜂闲蜜满房。


闭户不知春已去,钞书但觉日方长。

泥黦棕鞋雨垫巾,闲游又送一年春。


长歌聊对圣贤酒,羸病极知朝暮人。


废堞荒郊闲吊古,朱樱青杏正尝新。

平生与世旷周旋,惟有清游意独便。


小灶炊菰山市口,束刍秣蹇海云边。


春融恨欠舒长日,秋爽已悲摇落天。

早缘疏拙遂归耕,晚为沉绵得养生。


药镵钓竿缘已熟,海村山市眼偏明。


安西万里人何在,广武千年恨未平。

水际柴荆昼不开,卧听微雨杂轻雷。


春蚕满箔眠初起,社燕争巢去复来。


海桧屈蟠依怪石,山榴零落点苍苔。

作墨无声紫玉池,年光又入放翁诗。


风和柳岸吹绵后,雨足瓜畦引蔓时。


病酒相如无奈渴,清言叔宝不胜羸。

终日颓然蠹简中,门前烟水浩无穷。


百年等是一枯冢,四海应无两放翁。


栗玉长枝挑苦笋,胭脂小把剪防风。

趁雨东园去荷锄,归庵却展读残书。


幸能胸著云梦泽,何恨家无担石储。


水泛时须借篷艇,山行亦或命巾车。

缪算狂言悔莫追,杜门省事不妨奇。


攲倾淡墨诗成后,缥缈乌巾浴出时。


筇杖闲行穿密筱,绳床移坐照清漪。

自断残年莫问天,吾侪何处不随缘。


家贫却得身差健,夜短何妨昼熟眠。


未历名山采灵药,且从同社乐丰年。

巾脱冠攲八尺床,竹阴槐影有馀凉。


随风花堕残棋上,引睡书抛倦枕傍。


水长沙鸥向人熟,雨馀巢燕哺雏忙。

老子今朝不用扶,雨凉百病一时苏。


扇题杜牧故园赋,屏对王维初雪图。


把钓溪头蹋湍濑,煎茶林下置风炉。

扇堕巾攲午梦回,鸣鸠又唤雨丝来。


数行褚帖临窗学,一卷陶诗傍枕开。


糠火就林煨苦笋,密罂沉井渍青梅。

披衣清晓倚阑干,龟屋裁成二寸冠。


盆桧雨馀抽嫩绿,研池风过起微澜。


爱书自笑心常在,去死悬知日尚宽。

得意烟霞不讳穷,一庵聊寄寂寥中。


山从树杪参差见,水过花阴曲折通。


闲倚胡床溯新月,时停团扇受微风。

鬓毛秃尽齿牙疏,难受人间折简呼。


诗酒本来无藉在,形骸况复不枝梧。


槐阴渐密能鄣日,池水新生可浴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