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蓬莱海上峰,玉立色不改。


孤根捍滔天,云骨有破碎。


阳侯杀廉角,阴火发光彩。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


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


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

暖景变严冬,谁知造化功。


少留萱草绿,探借海棠红。


筑路横塘北,疏泉小岭东。

宦游强半侍仙祠,况是悬车耄及时。


厚薄人情穷易见,阴晴天气病先知。


绿樽一醉真当勉,白发千茎莫自疑。

韶美仙去三十年,一念及之常怅然。


秋窗忽梦接颜色,万里老鹤归辽天。


赠诗温其似玉瓒,我亦粗识关雎乱。

葛翁炼丹一千年,翁去丹飞馀此泉。


炯如古镜不拂拭,俯听缺甃时锵然。


老龙受命护泉卧,蜿蜒直恐从天堕。

赤帻峨峨玉羽明,篱间新织竹笼成。


老人从此知昏晓,不用元戎报五更。

萧散山林一幅巾,天公乞与自由身。


茅檐不似宫塼暖,日满南窗也可人。

梦中何许得嘉宾,对影胡床岸幅巾。


石鼎烹茶火煨栗,主人坦率客情真。

客中得友绝清真,盖未倾时意已亲。


枕冷不知清夜梦,眼明喜见老成人。


河倾斗落三传漏,雾散云归两幻身。

杨梅空有树团团,却是枇杷解满盘。


难学权门堆火齐,且从公子拾金丸。


枝头不怕风摇落,地上惟忧鸟啄残。

偶扶藤杖过南津,野寺长桥发兴新。


暂就清溪照须鬓,不妨翠雾湿衣巾。


山萦细栈疑无路,树落崩崖欲压人。

送客沙头落日催,遥看重阁更同来。


清尊与闷都倾尽,倦马和诗总勒回。


憔悴远游悲骑省,豪华前事记章台。

双松树子碧团栾,红锦缠头白锦冠。


尽放花枝过墙去,不妨分与路人看。

赏月梧园,恨广寒宫树,晓风摇落。
莓砌扫珠尘,空肠断、熏炉烬销残萼。
殿秋尚有馀花,锁烟窗云幄。

严公钓濑不容看,犹喜桐君有故山。


多病未须寻药录,从今学取衲僧闲。

扁舟匆草出山来,惭愧严公旧钓台。


舟子未应知此恨,梦中飞楫定谁催。

瘦却剩烟,娇偏宜雨。
傍窥宋墙阴,目断初遇。
别是幽情脂粉外,那得红丝轻许。

京洛春应老,河边初解颜。


碧浮烟际草,翠滴雨馀山。


目极褰帷外,诗成揽辔间。

蜀道天馀煦,珍葩地所宜。


浓芳不隐叶,并艳欲然枝。


襞彩分群萼,均霞点万蕤。

叶叶棠梨战野风,满枝哀意为秋红。


无人解赏如丹意,抛在荒城斜照中。

此日荷天公,宁须挟纩重。


一寒偏更老,可爱莫如冬。


不恨乘驹隙,犹愁闭烛龙。

盆漪阳采合晶荧,圆见檐牙倒影明。


刚就一圈包太极,类从六观究无生。


照来虚室心光现,印入空梁月相成。

霁色澄虞山,正与游人偶。


一年无多月,春三及秋九。


勿厌倾郭人,随俗悦亲友。

几净窗明丈室间,炷香危坐不开关。


如何密密深深地,忽有层层叠叠山。


珍重故人初入手,携持使我得怡颜。

凉归高树罢蝉吟,小院蜗居亦静深。


积雨扫除三伏事,牵牛成就一窗阴。


功成欲退疏纨扇,别久相亲展薄衾。

清晨趋园直,草木呈芳妍。


憔悴三冬枝,忽复青盖圆。


娟然万绿底,见此黄金盘。

游人莫笑东园小。
莫问花多少。
一枝半朵恼人肠。

四月王园醉牡丹,仍逢芍药拥朱栏。


毋论百种俱争媚,为殿群芳且细看。


谑浪古时传洧水,风流今日冠长干。

岩下鸣泉淅沥飞,谁知山店亦幽奇。


已过野橘分金日,未见寒梅喷雪时。


旋洗云粳炊白玉,自挑霜菔缕青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