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驷马骖驔碣石东,持杯萧寺问飞蓬。


无论客思孤航外,何限乡心一座中。


说剑春云流绮户,抽毫晴雪照丝桐。

憔悴经年客瘴乡,把君诗卷意差强。


古人三语犹嗟赏,况是珠玑满锦囊。

为忆去年梅,凌寒特地来。


闰前空腊尽,浑未有花开。

决曹据按尘似海,高阁退食心如冰。


夜将官本校家本,万山围里短檠灯。


能文未得傲能吏,好官不应博丁字。

强将羔雁聘黄晞,破褐疏巾倚夕晖。


礼律纵横开卷尽,齑盐冷落待贤非。


日高几案弦歌罢,夜永窗扉灯火微。

巷南诸子足才贤,邂逅相逢秀句传。


强作短章同寄与,异时见我一依然。

作官未减读书勤,簿领从今日日新。


汗简韦编谁付予,传家应有下帷人。

读尽家藏万卷书,萧然华发宦游初。


区区狱掾何须愧,聊把春秋试绪馀。

家声籍籍大江西,临老挥毫捧御题。


得意何殊少年乐,还家不惜醉如泥。

采芹芹已老,浴沂沂尚寒。


蒯缑长叹息,苜蓿正阑干。


黄卷忘忧易,青衫行路难。

大梁能赋客,边郡系囚曹。


官职不相称,声名终自高。


试观为吏苦,应过读书劳。

南国古来风物好,早时游览熟登临。


青山满路人家远,丹橘隔江秋色深。


官况暂应劳折狱,病怀终自重分襟。

自身买马棰,为妇置幂䍦。


将出咸阳门,同涉蜀道危。


畴昔未禄仕,日夕讲书诗。

清川夜流明月光,城上有乌啼女墙。


月明不掩斗与气,鸟啼未归云点霜。


霜寒月冷古时狱,下有苔蠹之雄铓。

风赋义趣深,传训或得失。


后人语虽浅,辨识犹百一。


欧阳最我知,初时且尚窒。

儒者服褒衣,气志轻王公。


一落该网中,折节长俯躬。


山东多豪士,片言不可穷。

昔年相国笼之赠,今日参军饟以蒸。


一咀肥甘酬短句,定应无复谤言兴。

贫近山家作此行,潘舆来只费三程。


责儿反鲊嫌疑谨,使妇供鲑奉养清。


吾不入城避瓜李,子因谋野过柴荆。

辨幕资筹笔,圜扉待雪冤。


未论公喜怒,先为母平反。


君壮行其志,吾贫赠以言。

终岁闭柴荆,于君面尚生。


客谈花判健,民道李官清。


方喜片言折,忽因微罪行。

一郡夸饶掾,才名果不虚。


忽闻归去勇,极恨往还疏。


囚戴公平德,奴担性理书。

寂寞坐高斋,兵来与讯偕。


喜看君字画,癯似我形骸。


颇欲徵陈作,遥知动远怀。

南州通外国,浊海溷清波。


人以廉称少,官从辟奏多。


持身宜洁白,事上莫依阿。

梅花庾岭外,别是一山川。


那使民无讼,须知狱有冤。


心常存正直,法不尚平反。

半天轮奂独嵬峨,遥望青原瞰碧螺。


纳纳乾坤森万象,重重洲渚绕层波。


诗情雅与江山合,酒兴偏于故旧多。

葫芦联当海槎攲,海潮如雪拥槎飞。


萧郎去访支矶事,弄玉楼中怨未归。

五月畏涂暑,千里苦炎熇。


天台大士庐,妙境在寥廓。


解鞍修净供,茗碗应自瀹。

妙哉揭阳君,文起八代衰。


平生诵公文,手自不停披。


只今老眼暗,刮膜无金篦。

长安少年郎,意倾裘马中。


水凫偶相值,兰臭岂复同。


谁令千金璧,照此白发翁。

两公才力可争雄,翰墨频收战胜功。


笑我穷年辨乌舄,却将人事校鸡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