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碧油红旆想青衿,积雪窗前尽日吟。


巢鹤去时云树老,卧龙归处石潭深。


道傍苦李犹垂实,城外甘棠已布阴。

倚楼目送人归去。
望不尽、杏花深处。
香车转过山前路。

闻有山岩即去寻,亦跻云外入松阴。


虽然未是洞中境,且异人间名利心。

膏肓有前人,老意系丛樾。


差池纷鬓霜,味蜡火已绝。


一啜风漱液,幽思起复灭。

三子骨已朽,来者非一人。


箫声起孤凤,抑按皆清新。


松阴贮老月,藓晕涵苍磷。

曾为惠山客,心已寄苍茫。


知今几何时,常在山间堂。


淹留情莫蛰,怅望身疑翔。

去年君到见春迟,今日寻芳是夙期。

只道朱樱才弄蕊,及来幽圃已残枝。

飘英尚有游蜂恋,著子唯应谷鸟知。

洛水桥边春已回,柳条葱茜眼初开。


无人拾翠过幽渚,有客寻芳上古台。


林邃珍禽时一啭,酒酣红日未西颓。

积岁阻颜色,何以慰我思。


闻初游乐郊,颇慕登望诗。


下车未几日,倏见白露滋。

春霁重行行,行行在墟里。


摅怀厌楼观,寓兴欣山水。


断壁翠连云,寒流清见底。

君到中峰力不加,却疑绝顶事皆夸。


烟含晚市微分塔,日照邻州近隔沙。

旧闻岩洞胜,欲往自髫年。


耸秀过灵隐,幽深似善权。


远环州堞外,近献屋檐边。

桂山前未到,今日是初游。


招鹤登青巘,呼龙俯碧湫。


深蹊通秉炬,小窦劣容舟。

数朝从款看伊流,夜卜香山宿石楼。


会有凉风开远意,更和烟雨弄高秋。

生平有癖好寻幽,一岁龙山四五游。


或往或还都不计,盖无荣利可稽留。

渡洛南观喷玉泉,千峰万峰遥相连。


中间一道长如雪,飞入寒潭不记年。

西域传中说,灵台属雍州。


有泉皆圣迹,有石皆佛头。


所出薝卜香,外国俗来求。

畴昔追清景,狂吟忘苦寒。


河冰塞津口,山雪照林端。


健笔千篇富,醇醪一醉欢。

陟屺寺南山,曾陪半日闲。


春来梦携手,宛在白云间。

客子长安尘满裘,道人门馆自深幽。


东风拂地千条柳,春水平池数点鸥。


俯首一官真底事,倒囊三百更何求。

冲泥看花亦不恶,泥深三尺马苦臞。


闭门且复与君饮,吟诗写字乐有馀。


姚黄一枝说不尽,天姬帝子非世姝。

此生放荡随群动,一觉竟陵潇洒梦。


江山唤我此中来,却愁风月无人共。


李侯年少能思我,朅来两桨归潮送。

滁阳领郡经三月,宝应游山始一回。


屐齿免忧岩下折,簿书长苦案头堆。


潾潾泉石吟魂健,漠漠烟岚病眼开。

麻姑坛上共登临,野客悠然起道心。


丹井汲泉深百尺,星杉耸壑到千寻。


青莲花白仙踪远,乌桕叶红秋意深。

别驾常怀物外心,黄金屡费买山林。


后堂不肯著歌舞,高阁唯思贮古今。


几处亭台新结束,一春风雨阻登临。

一丘一壑自逍遥,莫怪山人索价高。


是处园林可行乐,同来宾客不须招。


临风桃李花狼藉,照水楼台影动摇。

笑傲南台上,东风吹鬓丝。


眼明花在处,春好雨晴时。


楼阁多临水,溪山可赋诗。

携手登高赋。
望前山、山色如烟,烟光如雨。
少日凭阑峰南北,谁料美人迟暮。

不见跳珠巳十年,旧游重说固依然。


此生如我岂非梦,到处逢师真是缘。


倦客来看栽药圃,先生昔侍讲经筵。

东府文虽下,西津艇未横。


莫愁官长骂,且伴老夫行。


饮酒旧无敌,能诗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