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


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

英明庐江守,声誉广平籍。


洒扫黄金台,招邀青云客。


客曾与天通,出入清禁中。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坐啸庐江静,闲闻进玉觞。


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

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


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


解舞细腰何处往,能歌姹女逐谁回。

昔人筑此不论程,今日牛羊向上行。


吴儿越女齐声唱,菱叶荷花无数生。


南山含雨眉俱润,西湖映日掌同平。

吴王濞者,高帝兄刘仲之子也。
高帝已定天下七年,立刘仲为代王。
而匈奴攻代,刘仲不能坚守,弃国亡,间行走雒阳,自归天子。

才饱身自贵,巷荒门岂贫。


韦生堪继相,孟子愿依邻。


夜思琴语切,昼情茶味新。

异时随举孝廉郎,旗盖相承据一方。


肠绕阊门祥已定,将军毕竟是吴王。

惜哉吴王墓,秦帝尝开破。


应笑埋金玉,千年贾馀祸。


不待虎迹销,已闻鲍车过。

曾开鉴影照宫娃,工手牵丝带露华。


今日空山僧自汲,一瓶寒供佛前花。

见说吴王送女时,行宫直到荆溪口。


溪上千年送女潮,为感吴王至今有。


乃知昔人繇志诚,流水无情翻有情。

世人妒我金双符,天老赠之月五湖。


朱轮折买范蠡棹,紫袍脱赠黄公垆。


依旧豫章一男子,不羞高阳诸酒徒。

今朝黄纸得如意,明日骑驴大道傍。


任他钱刀吐气象,肯为裘马争辉光。


东家女萝附松老,西邻李树代桃僵。

吴王承国宠,列第禁城东。


连夜徵词客,当春试舞童。


砌分池水岸,窗度竹林风。

土德承馀烈,江南广旧恩。


一朝人事变,千古信书存。


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

倏忽千龄尽,冥茫万事空。


青松洛阳陌,荒草建康宫。


道德遗文在,兴衰自古同。

吴王此地有楼台。
风雨谁知长绿苔。
半醉闲吟独自来。

江东英杰旧孙郎,遗烈于今尚未忘。


犹有神祠枕流水,一间茅屋似昭王。

江上人知我姓名,枝头手自摘香橙。


一盘来致殷勤意,侬有儿为太学生。

瓮间吏部姓名池,僧舍人家傍水涯。


黍熟稻香俱可饭,橙黄橘绿最宜诗。

西施未必解亡吴,只为谗臣害霸图。


早使夫差诛宰嚭,不应麋鹿到姑苏。

维三十六峰,秀甲东南服。


笃生大中丞,如海王百谷。


夙偕武夷君,并主赤城箓。

嶪嶪罗浮颠,上有瑶石台。


秘书起岭表,恍若登峨嵬。


古心亦古貌,多艺仍多材。

江左弘风流,吴中盛才杰。


文章固挺出,翰藻弥不乏。


长洲一散吏,势乃倾六合。

嘉皇三十载,薄海飞长鲸。


波涛蹴宇宙,势欲东南倾。


定远起列校,巍然任彭黥。

张公产岷峨,夙抱文武略。


伟哉沈深度,宛若未雕璞。


通籍游皇都,浩气贯碧落。

猗与大司空,突兀起江右。


烨如匡庐颠,罗列千万岫。


弱冠登岩廊,老宿推领袖。

清河维哲昆,颍川实难弟。


太常何英英,二十夸谒帝。


隽声走上国,唾手拾巍第。

洪荒忽中辟,宇宙钟人豪。


间气五百年,一旦开皇朝。


天挺琅琊公,河汉骑斗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