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复怒飞声,朝鸡得擅鸣。


婆娑犹有地,媚灶毕馀生。

梅梁巢已空,去此复何从。


勿惮归飞远,冰霜不尔容。

拟从康乐公,双蹑登山屐。


晴夜宿天台,披云看初日。

宿雨尘霾静,寒原黍稷空。


临风聊放目,不为送飞鸿。

纷纷脱柯叶,衮衮断根蓬。


不待吹扬力,随风亦自东。

霜空出华月,樽酒聊相对。


别夜复婵娟,故人千里外。

病骨倦空林,曳杖闲庭步。


暗烛与寒虫,迢迢思风露。

归云去悠悠,长风来猎猎。


檐角两长楸,斜阳晒黄叶。

近砌掷鸣签,长檐悬素绠。


湿翅暝鸦归,高梧落寒井。

未卷半帘霜,犹疑在庭月。


倚树汲清泉,疏风猎华发。

云披玉绳净,月满镜轮圆。


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


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澜。

南陆铜浑改,西郊玉叶轻。


泛斗瑶光动,临阳瑞色明。


盖阴连凤阙,阵影翼龙城。

紫陌炎氛歇,青蘋晚吹浮。


乱竹摇疏影,萦池织细流。


飘香曳舞袖,带粉泛妆楼。

玉虬分静夜,金萤照晚凉。


含辉疑泛月,带火怯凌霜。


散彩萦虚牖,飘花绕洞房。

贝阙寒流彻,玉轮秋浪清。


图云锦色净,写月练花明。


泛曲鹍弦动,随轩凤辖惊。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暂安。


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


分形妆薄鬓,镂影饰危冠。

玉关寒气早,金塘秋色归。


泛掌光逾净,添荷滴尚微。


变霜凝晓液,承月委圆辉。

联翩辞海曲,遥曳指江干。


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


带月凌空易,迷烟逗浦难。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


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


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

遇坎聊知止,逢风或未归。

孤根何处断?

轻叶强能飞。

杪秋霜露重,弱质感凉频。


衰迟含夕气,牢落凌萧晨。


衰红已散雨,余香尚近人。

凉月娟娟流影细。
道是秋花,却带春花字。
何限嫣红思妇泪。

流光转毂。
乌飞兔走争相逐。
火云方见奇峰簇。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朝来拂拂洒征衣,吹得关河叶渐稀。

回首茂陵何处在,空馀汾水白云飞。

青蘋江上响潇潇,吹得林间万叶飘。


何处凄凉最关别,数株残柳灞陵桥。

枫叶飞,柳叶飞。
飞向空闺无尽时。
遥遥千里思。

少妇红颜黯自怜,下机鸣杵小楼前。
捣残鸳锦非今日,梦隔龙沙又一年。
不惜哀音催木叶,愿随明月到胡天。
月引笳声出塞微,城南又合数重围。
乍吹疲马寒嘶影,三奏严霜倒扑衣。
乌集空营冤鬼哭,星低孤垒救兵稀。
苦调烦声急更迟,戍楼羌笛不胜悲。
谁怜战久人先老?
可念兵残将自疑。
月黑关山全失道,风高杨柳半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