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

天孙独处河之湄,龙梭夜织冰蚕丝。
机头剪落光陆离,骑鲸仙人醉题诗。


字大如斗健欲飞,利刀猛斫生蛟螭。

参天老木相樛枝,嵌空怪石衔青漪。


两猿上下一旁挂,两猿熟视苍蛙疑。


萧萧丛竹山风吹,海棠杜宇相因依。

帝城二三月,海堂一万株。
向来青女拉滕六,戏与一撼即日枯。


东皇夜遣司花女,手挼红蓝滴清露。

长松大石生长见,朅游尘土嗟空羡。


寒翠关心失旧交,荣华过眼惊流电。


破缯买得古画图,遗墨参差随断线。

秋风起兮萧萧。
望青山兮寂寥。
水泠泠兮出石,叶槭槭兮辞条。

我马饱粟兮彼食不詜秕糠。
我麦满舟兮彼无以送其死亡。


我忽见兮哀不能忘。

天厩马,神龙姿,目如明星耳如锥。
拳花鬉毛云陆离,扬鬐掉尾赪虹飞。


天厩马,闲且骄,絷以青丝勒以鏣。

吾闻轩辕之国,乃在大海之中央。
其不寿者八百岁,寿者乃与天地同久长。


楼台缥缈造云汉,赤日绕户扶叶凉。

远山刷翠宫眉弯,一江横绕罗带环。
沙矶互作犬牙入,水痕初落犹斑斑。


渔舟三两自何处,后先撑出芦花湾。

沧洲误是真,萋萋忽盈视。
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


飒然风至草不动,始悟丹青得如此。

神仙缥缈何年别,忽此逢迎山石裂。


前溪练瀑派玉帘,更后云林雾痕缺。


聚头磕额方外人,担肩抱蟾骨法新。

何人醉写云山图,浮云澒洞山模糊。


空明射地日漏影,稍觉树林开扶疏。


平原苍莽不知处,忽有细路通榛芜。

贫家捕鱼多用罾,富家捕鱼多用网。
贫家不如富家利,一网得鱼长数丈。


江花夹岸江水深,此时尺鱼如寸金。

某树某水与某丘,旷怀往往消百忧。
无端弓旌被缰锁,坐对尘壒生牢愁。


卢鸿草堂图,阅世已千载。

野塘之水兮其色油油,以畜以泄兮灌我良畴。
弋有凫雁兮盟有鸥,我出而仕兮可则进,脱如不可兮还我锄耰。


水之上兮山之下,稷黍枣栗兮野塘之坞。

东华之东湛明景,彩霞环绕蓬莱境。
琼芝瑶草春不穷,丹光夜动黄金鼎。


渊然老仙崆峒客,万里归来此栖息。

丹青笔长意苦短,帝遣营丘写清远。


范宽老死克明在,与乞天公旧时腕。


三绝亲教圣人赞,七尺不吓侏儒饭。

千山坐失千巃嵷,似是帝遣云君封。


巫鬟不辨青婀■,华掌难扑金芙蓉。


已应羲驭走骄日,或有雷门呼蛰龙。

吾闻天子之乘有六马,五马无乃诸王侯。
飞黄一骨立天仗,兹白廿足闲清秋。


有金不敢将络头,奚官屏立气致柔。

昔登江上山,颇爱江上句。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烟树。


长风不起渔歌闲,大鹄小凫争往还。

中兴八叶唐成王,手挈太阿归权珰。


是时吐蕃大披猖,河陇业已禠冠裳。


回纥角之蕃益张,横毡浴铁霾大荒。

万历天子坐明堂,列公百辟何皇皇。


潞河伐鼓云千樯,三吴粳稻色夺霜。


六师饱食欢未央,距跃曲踊唱拍张。

有客来自高句丽,遗我一幅丈二纸。


纤白只如松顶云,光明不减吴江水。


藏之箧笥今七年,妻孥爱惜如纨绮。

天枢位,地维张,人于其间叙伦常。
五者阙一斯不可,上自朝廷下闺房。


岂止含齿并戴发,凡有血气秉彝良。

自有三山镇京口,形势跨绝东南山。
江吞海吐互变见,参天峙地何巑岏。


凭风倒影万楼阁,动摇缥缈虚无间。

长安独过田子舍,留我一玩飞泉画。
绝壁如闻风雨来,晴天安得蛟龙挂。


吴生跌宕得画理,潦草落笔皆可喜。

昔我游武陵,坐石窥花源。
岸坼丹洞閟,风回绿萝翻。


崩崖奔古月,沓嶂响哀猿。

黄门身在青云上,眼中白云日南望。


白云飞入楚山里,封君之堂应在此。


俞卿善画更能赋,画间青琐开缣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