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北枝顽顿如不仁,南枝警敏如有神。
方当群有急归宿,忽自太无偷发春。
画画清修枝拔萃,点点精明花引类。

江南尽处,堕玉京仙子,绝尘英秀。


彩笔风流,偏解写、姑射冰姿清瘦。


笑杀春工,细窥天巧,妙绝应难有。

吾乡李君磊嵬胸,夜持云梯倚秋空。


月中夺得修月斧,斫倒南山千岁松。


束归丹灶和玉桂,燧出绿雾霏鸾龙。

老子年来画入神,凿空幻出墨梅春。


壁为玉板灯为笔,整整斜斜样样新。

夏热秋逾甚,寒梅暑亦开。


无尘管城子,幻出雪枝来。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装。

若个龙眠手,能传处士诗。


借他窗上影,写作雪中枝。


顷刻回春色,轻盈动玉卮。

占春压一。
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
数点酥钿,凌晓东风□吹裂。

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


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

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粲粲江南万玉妃,别来几度见春归。


相逢京洛浑依旧,唯恨缁尘染素衣。

病见昏花已数年,只应梅蕊固依然。


谁教也作陈玄面,眼乱初逢未敢怜。

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我家洗研池边树,朵朵花开澹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莫厌缁尘染素衣,山间林下自相宜。


玉堂多少闲风月,老子熟眠殊不知。

朔风吹寒冰作垒,梅花枝上春如海。


清香散作天下春,草木无名藉光彩。


长林大谷月色新,枝南枝北清无尘。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真。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信庵墨戏古无之,元气淋漓尔许奇。


特与此翁挥匹楮,不为彼相作横枝。


秘藏扫雪辋川画,曾序调羹沂国诗。

天畀村翁一段奇,发函虹气贯茅茨。


肯移金鼎调元手,为作玉龙檠雪枝。


绝艳从教百花妒,秘藏莫遣六丁知。

细雨欲催秋晚,幽花已着寒枝。


似我江南九月,西风马上归时。

夜色无人能画,徐郎挽上寒枝。


仿佛孤山尽处,黄昏月到花时。

朝见一枝吐,暮吟疏影寒。


亭亭不解语,助我青毫端。

小溪篷底湖风重。
吹破凝酥动。
一枝斜映庾门深。

寒梢的皪点昏鸦,雪后风前皎月华。


结习未除羞老眼,更看淡墨幻空花。

江南一枝春,岁久暗香灭。


怪得深夜寒,荒村映残雪。

大庾岭头江南北,生平走遍梅花国。
天下梅花诗最难,和靖居士占第一。


七十四翁诗万篇,一句梅花吟不得。

萧洒孤山半树春,素衣谁遣化缁尘。


何如澹月微云夜,照影西湖自写真。

王郎志奇貌亦奇,与世落落噤莫施。
一朝骑牛入都市,关吏不识谁何之。


归来老作会稽客,干戈欻起西南陲。

此诗合让简斋老,尽洗世间声色尘。


我更凿空难著语,蹇驴粗记雪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