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头日日打头风,憔悴归来邴曼容。


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



孰居无事陪犀首,未办求封遇万松。

老退何曾说着官。


今朝放罪上恩宽。


便支香火真侍俸,更缀文书旧殿班。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


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

富贵常求系日绳,阨穷却羡弃家僧。


强颜始觉贫为害,对镜方嗟老可憎。


出户风霜欺短褐,读书父子共昏灯。

世念萧然冷欲冰,更堪衰与病相乘。


从来幸有不材木,此去真为无事僧。


耐辱岂惟容唾面,寡言端拟学铭膺。

少年曾缀紫宸班,晚落危途九折艰。


罪大初闻收郡印,恩宽俄许领家山。


羁鸿但自思烟渚,病骥宁容著帝闲。

明窗松石供琴荐,小鼎山泉煮药苗。


乞得奉祠还自愧,犹将名姓到中朝。

灯前一笑拆书开,喜见冰衔洗俗埃。


丞相苦留犹不住,诸公欲挽固难回。


玩鸥有约间何阔,敛版无聊归去来。

送骑拥东城,烟帆如鸟轻。


道行端有命,身隐更须名。


旰食烦明主,胡沙暗旧京。

万灵未对甘泉,五福问祀迎年。


旌旗三斿半偃,风马云车闯然。

泰坛下瑞云黄,雨师洒道尘香。


便面犹承坠露,金钲半吐东墙。

紫府侍臣鸣玉,霜台御史生风。


官烛论诗未了,知秋自属梧桐。

白髦下金神节,青祝携御炉香。


百礼尽修亳祀,九歌不取沈湘。

暂移三席款云关,木末阑干暮紫间。


绛帐莫贪江上路,青鞋先试水西山。


伯阳有道来重趼,御寇他年忆解颜。

黄鹄飘然下九关,江船载月客俱还。


名高岂是孤臣愿,身退聊开壮士颜。


倾盖当年真旦暮,沾巾明日有河山。

种成桃李恰新阴,忽忆家山丛桂林。


客路莫嫌归计拙,春江争似骇机深。


一封朝奏钧天梦,万里江行魏阙心。

手种湖边花百亩,东风日夜催归去。


当年辛苦种花时,不道白头犹未归。


君如肯过城南陌,但向水云红处觅。

新安学宫天下稀,先生孝友真吾师。


斑衣误作长裾曳,二年思归今得归。


笺词上诉人叵挽,玺书赐可群公叹。

丹霄碧海眇高鶱,厌直承明却自论。


宝马十年听漏箭,扁舟一雨看潮痕。


侍臣相忆松门远,归客还怜菊径存。

平生交游中,此士故耐久。


不折为米腰,颇袖斫轮手。


卜居并东郭,草草宫一亩。

身于七邑最孤寒,每辱黄堂刮眼看。


乍可郡无九年蓄,要令民受一分宽。


公闲去伴种司谏,我懒思寻靖长官。

先生清梦绕林泉,黄纸除书拜地仙。


报答吾君吾相了,徜徉某水某丘边。


事光白傅求闲后,衔似温公约史年。

殿墄涂丹九齿长,珠帘伏奏近天香。


已传乐职来西蜀,更就清斋得太常。


夕燎烘庭思结佩,晓兰薰俗滞华阳。

地占丛霄胜,人持禁橐来。


诗长清夜遍,祠罢素秋回。


爽籁天中发,虚弦月际开。

尘氛不可到,深注五城楼。


素瑟少今韵,仙春无俗秋。


晨杯三秀洁,夜檠九光流。

素秋来蕊馆,瑞祝达霄晨。


蘋荐祠无饩,楼居地不尘。


掷波琴鲤乐,傍畤汉鸡驯。

顺祝斋琳馆,翛然隔世埃。


空歌灵鹄下,祠节宝鸡来。


瑞木千寻竦,仙图几卷开。

翠盖重重宝扇斜,从官穿柳散慈鸦。


过宫路远纡天步,上寿杯深阁雨花。


玉贯两虹通象锦,衣成五彩鍊云霞。

三峰宫殿接新桥,十月长斋陟翠峣。


朝步仍垂苍玉佩,登歌还引紫琼箫。


千枝绛蜡连虹贯,五色香云向日飘。

忆昔岁丙寅,束书从吾翁。


驱车服岭南,弭节湟江东。


湟江地僻左,穷年少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