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偶来游古寺,景逐眼前生。

岩上高僧坐,林间野客行。

望穷沧海远,吟久暮云平。

系船淮北雨如轴,系船淮南风断桥。


客行有期日月疾,岁事欲晚霰雪骄。


山根浪头作雷吼,缩手敢试舟师篙。

南山老禅翁,白净如水月。


我初获亲近,解此痴脑结。


十年归故里,父老半存灭。

少年飘泊归淮东,道人住庵何处峰。


知有招提烟水外,雪云山路倒杉松。

神山失凭依,漂泊西南州。


连峰蟠秀气,作镇苍溟陬。


世传朱明洞,深秘未易求。

不出无章武,隆中岂敢闲。


委身因常胄,守蜀在祁山。


智数追三杰,忠诚动百蛮。

宗臣劳六出,正统恨三分。


事迹高青史,祠宫落白云。


人思炎帝德,天妒伏龙勋。

路转青林石磴悬,佛厨岩腹起苍烟。


满庭花影茶笙响,来品罗浮第一泉。

才沿峻壁还,寻溪意未闲。


日光先透石,树势欲争山。


花是仙源异,头从玉塞班。

斜阳明谷口,金色忽离披。


病久骨先弱,乍闲意便宜。


窗窥人上岭,枕听鸟呼儿。

又爱新泉试好茶,重寻卓锡破烟霞。


千株春树半红绿,一径山云绝正斜。


平水远看吞暮磬,微阳乍出见人家。

又逐晨鸡去,相将甲马还。


去如愁故国,忙亦累名山。


云势宜长夜,峰皱失旧颜。

薇老还能食,花奇可插瓶。


潭心龙气黑,僧面岳形青。


山大猺居密,鸾多羽族灵。

易引孤筇去,难名异鸟啼。


晴岚初放岭,曲树已吞溪。


蚁穴藏青霭,蜂房贴紫坭。

异锡穿山骨,芳膏迸石流。


药苗香不到,风力冷全收。


足下云生岭,窗间树挂猴。

十笏禅房十笏台,香烟花气共裴回。
叮咛莫放游尘到,点破窗前紫翠苔。
横浦多名胜,乘春到上方。
岭云通佛栱,江日抱禅房。
城倚秦关壮,天连楚水长。
道是空山却有渠,原来有有亦无无。
若能空到真空处,万斛尘埃著碓夫。
一宿山中竟莫留,可能长伴赤松游。
殷勤好去张公子,休爱人间万户侯。
遥忆仙华鹤发翁,清泉白石满奇胸。
若为此日千峰顶,更试平生九节筇。
削立城心双白塔,几疑日月费撑支。
一朝顿在阑干底,始悟从来见处卑。
坐爱春泉响翠微,玉花吹湿薜萝衣。
何人为擘冰壶破,共看青天白练飞。
双鹤冲天岁月多,至今香火压嵯峨。
刘郎不是无兄弟,奈此丹鸡白犬何。
偶看飞花逐水红,不知身过乱云东。
回头旋觉峰峦别,惟有青天面面同。
山中今是太平民,尚与人间隔几尘。
流水桃花三百曲,莫教重误武陵人。
却问仙山去几程,白云如簇近相迎。
直须不脱登山屐,行尽松声与水声。
芙蓉峰下南朝寺,水秀山明两绝奇。
更向水穷山尽处,一庵高贮碧云师。
天风吹我度峥嵘,春著千峦蓊蓊青。
紫陌红尘宁有此,十年空负北山灵。
巨壑沈空蒙,雨势来不止。
欲顿肩舆游,登临兴方始。
稍晴策疲夫,烟云辨杪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