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

秋阳沈山西,委照藩落下。


雾连云气平,蒙蒙翳中野。


空村晚无人,一二小蜗舍。

山行侵夜到,云窦一星灯。


草动蛇寻穴,枝摇鼠上藤。


背风开药灶,向月展渔罾。

林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


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曛。

南山之隩北山阳,羽扇轻风共影双。


画桨菰蒲明月笛,青灯蟋蟀白云窗。


半生游子成行债,一夜佳人作别腔。

金陵一超忽,玉烛几还周。


露积吴台草,风入郢门楸。


林虚宿断雾,磴险挂悬流。

萧然山馆似僧房,三尺寒檠一炷香。


风卷松涛清入梦,窗涵月色冷侵床。


倦来不觉良宵短,明发从教去路长。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深山夜雪晴,坐忆晓山明。


读易罢三卷,弹琴当五更。


薜萝枯有影,嵓壑冻无声。

久厌尘坌乐静元,俸微犹乏买山钱。


徘徊真境不能去,且寄云房一榻眠。

凄风转林杪,露坐感衣单。


不道山中冷,翻忧世上寒。

玉箸篆文古,银钩楷法精。


得知千载下,时有打碑声。

山中无价宝,月色与泉声。


莫向贵人说,将为有力争。

崖居供给少,不用犬防篱。


只恐偷儿黠,来窥壁上诗。

岩僧殊好事,绝顶庙龙君。


勿笑一泓水,能生六合云。

路危防陟远,溪黑阻穷深。


凉月如高士,频招未出林。

市脯店犹远,刈刍人未归。


夜深语童子,且掩半边扉。

就泉为碓屋,累石作书龛。


有意耕汾曲,无心起水南。

玉辔上沙堤,金鞍戍碛西。


何如寒涧底,落日蹇驴嘶。

城中人怪我,清旦买芒鞋。


君若知其趣,还应日日来。

偶来中峰宿,闲坐见真境。
寂寂孤月心,亭亭圆泉影。


□□□满山,花落始知静。

竹下一僧坐,城头独客还。


星河下平地,风露满空山。


犬吠松林外,灯明石壁间。

山店灯前客,酬身未有媒。


乡关贫后别,风雨夜深来。


上国求丹桂,衡门长绿苔。

溪山尽日行,方听远钟声。


入院逢僧定,登楼见月生。


露垂群木润,泉落一岩清。

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


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


落宿依楼角,归云拥殿廊。

不爇香炉烟,蒲团坐如铁。


尝想同夜禅,风堕松顶雪。

独爱僧房竹,春来长到池。


云遮皆晃朗,雪压半低垂。


不见侵山叶,空闻拂地枝。

僧房秋雨歇,愁卧夜更深。


欹枕闻鸿雁,回灯见竹林。


归萤入草尽,落月映窗沉。

同宿京华地,今来又六年。


那知风雪夜,复此共床眠。


水曲邻灯照,山高石溜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