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我作筹边倚半霄,西山云雪照弓刀。


如今且说南楼胜,应共汉坛相对高。

沉犀浦上旧仙踪,老木长春翠扫空。


敢请丹光来万里,为扶云峤驾飞鸿。

老懒居家似出家,园林春色雨沾沙。


海棠尚自无心看,天女何须更散花。

手开芳径越城头,红锦屠苏结绮楼。


不把万枝银烛照,淡云微月替人愁。

楚望风烟倚绣楹,使君静治有高情。


袛应襦裤新翻曲,压倒当年寡和声。

雪溪兴尽船当回,却拟登陆游天台。


经行见一堂前路,转入湖山寻误来。

生来于君一岁长,决去愧我三年迟。


今世谁不落第二,著鞭尚续堂中诗。

梦觉春闱俱转蓬,仙凡今隔玉霄东。


聊攀铁锁问何似,岂敢避堂邀盖公。

白龙青峡紫烟炉,山北山南只半涂。


说与同来绿玉杖,他年终补卧游图。

半世轻随出岫云,如今归作卧云人。


小山有赋招游子,大块无私佚老身。


禅版梦中千嶂晓,鬓丝风里万花春。

鳌背飞来绀碧浮,人间还有小蓬丘。


不须击水三千里,已压中天十二楼。


羽驾旧曾将梦到,芝田今合为公秋。

仙翁来佩玉符麟,绿发无霜照碧筠。


永夜阑干千嶂月,清风挥麈七州春。


尘埃不隔壶中境,功业犹关物外身。

示我新诗卷,知君遁俗情。


安流视巫峡,灰劫笑昆明。


徽外夜弦语,瓮头春蚁生。

尘途骏马劳千里,月树鹪鹩足一枝。


身既了时心亦了,不须多羡碧霞池。

境空纳浩荡,日暮生泬寥。


竹声池边起,欲断还萧萧。


丈人方微吟,万象各动摇。

不读远游赋,放怀兹地宜。


云山绕窗户,万态争纷披。


世故日已远,风水方逶迤。

高怀志丘壑,既足不愿馀。


惜哉三径荒,滞彼天一隅。


小筑聊自适,空园辟榛芜。

相逢汉江边,盗起方如云。


当时苍黄意,亦可无此君。


俗士固鲜欢,王孙终逸群。

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


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


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飘然去谒八仙翁,自地从天香满空。


紫盖迥标双鹤上,语音犹在五云中。


青溪不接渔樵路,丹井唯传草木风。

构得幽居近郭西,水轩风景独难齐。


烟含晚树人家远,雨湿春蒲燕子低。


红烛酒醒多聚会,粉笺诗敌几招携。

落日去层峦,清溪檐轻浪。


呕哑戢柔橹,欸乃发孤唱。


初随飘风起,复逐行云扬。

江蓠悲楚佩,丛桂空秋霜。


兹花时秀绝,得升君子堂。


艳色非我贵,皎洁有馀光。

三面楼台百丈峰,西岩高枕树重重。


晴攀翠竹题诗滑,秋摘黄花酿酒浓。


山殿日斜喧鸟雀,石潭波动戏鱼龙。

近逢商洛客,知尔住南塘。


草阁平春水,柴门掩夕阳。


随蜂收野蜜,寻麝采生香。

轻烟薄雾任渠行,幽壑深崖款我生。


变化不知天地阔,行藏只要日星明。


肯同苍狗移常熟,每为鸣鸠放好情。

红尘扰扰功名地,不碍诗人得趣幽。


何必千岩连万壑,能令六月似三秋。


茶瓯变乳随汤泛,香篆萦云尽日浮。

江山秀气表吾人,辇下开轩得趣新。


不拟旧游离几席,常令每况隔埃尘。


客来谈笑无非楚,纸上文章近过秦。

长身少髯复多骨,忆在儿时获相识。


满朝善类推老成,乡曲名流诵才德。


尔来契阔四十年,停鸾峙鹄欣相传。

和风暖日作霜天,冰雪相投岂偶然。


特枉新诗咏陈迹,便同佳趣赏当年。


学优曼倩三冬足,才过荆州十部贤。